但事实上,大伯娘对他家的耐心很少。
那次报信,大伯娘对他娘和王家就有了警惕之心。
虽然她还疼爱他们小一辈,可是,对爹娘……
“父亲,这事暂时就只有大舅舅知道吧?”
贾政:“……”
他被儿子吓得面色发白,扶住桌子稳住身形的时候,很老实的点了头。
“我会去跟大舅舅谈,您……”
贾珠看着很有君子形象的父亲,只觉心累,“您回家吧,就当没有这事,您什么都没跟外人说过。岳父那里,儿子会跟他说,您就是得了一点好茶,想请他品鉴一二。”
回头,他去给他找茶叶。
“你~,我……错了?”
儿子给他安排好了,贾政心下一颤,屁股一歪坐到了椅子上。
此时他的面上是有些凄惶的。
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做一件事是错,做两件事还是错。
明明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很有理。
不对,以前他做事的时候,大家都夸他的呀!
贾政突然好想念曾经那些陪在自己身边的清客相公们。
“父亲,不管是对还是错,我们胳膊肘,总不能往外拐。”
贾珠无奈的很,“顺天府的董大人都站我们家呢,他是多厉害的人啊!”
不懂,那就跟着聪明人走啊!
为什么还要瞎想主意?
为什么还会自以为很有道理?
为什么相信那些假、大、空?
什么泱泱大国?
泱泱大国就要让人欺负吗?
凭什么?
贾珠太气了。
他都不知道回国子监读书的这几天,家里居然又出了这么多的事。
幸好有大伯娘在。
要不然他们家现在能是什么样啊?
祖母年纪大了,根本承受不住姑妈和琏二弟同时出事。
真要被倭寇得手了,贾家曾经的仇敌,只怕马上就能跳出来,跟着咬上一口。
前车之鉴犹在,怎么父亲就是不明白呢?
“过不了几天,这事在朝堂上必有议论。我们听着不行吗?”
贾珠都不知道谁是老子,谁是儿子了,“如果没有议论,您也得装着不知道,太上皇和皇上自有定论,大伯娘心中也自有一杆秤。”
难得大伯娘能相信他爹一把,这要是知道……
“不早了,您回去吧!”
贾珠想一个人静静,“儿子明天告个假,回家一趟。”
“那……那行,我……我走了。”
贾政脚步踉跄,推开包厢门的时候,快步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