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凡对于产出的钢丝绳心里也没底,所以并没有大规模量产,只是时断时续的小批量生产。
产出之后便堆积在库房里,没有外出销售。
库房很快就堆满了,生产计划越来越少。
职工们虽然时间越来越多,但心里却越来越没底。
他们好不容易盼到企业复产,可是产出的产品却依然卖不出去。
之前下岗后,他们要么下苦力挣钱,要么牺牲尊严养家糊口。
谁也不愿意再过那样的日子。
与此同时,陈小凡从产品截取一段,给京城妻子的爷爷丁政南寄了过去。
要是按照正常进度,国家还要好几年才进行工业大摸底。
他不能空等好几年。
按照对华国军工,装备一代,预研一代的认知,现在国家对航母设备的研究试验工作,应该已经开始了。
但他无法接触到那些埋名铸剑的人,只能通过妻子的爷爷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样品递过去。
样品寄出后,他直接给丁政南把电话拨过去。
电话接通之后,是赵丰羽接的。
陈小凡客气道:“赵哥,我是陈小凡,爷爷有时间么,我想跟他老人家说几句话。”
“稍等,”赵丰羽说道。
很快电话里传来丁政南慈祥的声音:“小凡,找我有事么?”
“爷爷您好,”陈小凡没有客气,开门见山道:“我是个军迷,前天我在电视上看到,我们的辽宁试验舰已经在建造。
最近我们刚刚收购了一家钢丝绳工厂。
我想看看我们的产品能不能达标,又不知道找谁,所以给您寄了一份样品过去。”
“你是说航母拦阻索?”
丁政南哭笑不得道:“那可是高科技产品。
我虽然不懂军工,但我知道那上面应用的装备,全都是优中选优。
有许多零部件我们国内产品还不达标,需要花大价钱从国外进口。
你一个军迷生产的钢丝绳,能做拦阻索?
你把航母想得也太简单了吧?”
陈小凡道:“我也知道那是高科技产品,但我们的产品也不差。
要不然我也不会请您帮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