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星辰S1
李言预想的产品本身杀手锏有4个。
对于后世来说,只是非常非常低级的一些手段,但是放在这个时间来说,已经可以算的上是降维打击了。
1。“极光”镀膜工艺,也就是已经跟模具厂还有外包厂谈好的事情。
这一部分的总成本,已经来到了7万元。
2。“金刚”外放系统研发:
双扬声器结构设计、音腔设计、音频驱动算法修改。
这一部分,李言已经花了8000块钱,外包给了专门做这个的软件工程师。
3。预装TF卡:
用一台电脑和一个多合一的TF卡读卡器,批量地将下载好的几十个JAVA游戏(。jar文件)复制到每一张TF卡的根目录或特定文件夹。
同时下载好了上百首最新最火的MP3歌曲。
这一部分的成本也不算高,毕竟是批发价。
4。“星光”呼吸灯设计:
新增LED灯带、驱动电路设计、模具修改。
这一部分的原材料采购,包括成本,来到了1万块钱。
时间:2007年11月18。
李言此时已经正在跟采购还有财务,在办公室里拿着报价单计算着成本了。
前期的事情,大家完成的都相当不错。
MTK主板方面,已经谈下一家代理商,同意提供30天账期,单价140片。
李言批了1万定金过去。
屏幕找到一家国产屏供应商,27片,可提供15天账期。
电池15块,1800mAh,现金结算。
其他配件包括摄像头、外壳套料,键盘侧键、喇叭等都找到了性价比最优的供应商,部分争取到短账期。
那么如今的成本就差不多已经计算出来了。
李言看着手里的纸张。
原先统一思想的时候,粗略计算大概的成本是在280左右元一台。
而如今由于做出了一些差异化的设计跟材料,使得如今拿到报价单之后,详细的真实成本已经来到了328元一台。
不过这个增幅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李言压根没有去挑战最昂贵的核心部件,例如主板、屏幕,而是集中在外观、声学、软件和配件这些“性价比极高”的体验环节。
原本计划批发价588元,利润率已经很高。
现在成本增加到328元,如果维持588元的批发价,每台利润依然达到了2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