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关羽乘船渡河,再次于仓亭津大败曹仁。
走投无路的曹仁,自刎而亡。
同月。
延津的刘禅令白马津的寇安国配合渡河,于黎阳击败司马懿曹休,曹休和司马懿逃回了邺城。
对冀作战三路大军,尽皆踏入冀州之地。
三路大军势如破竹,于邺城会师。
彭城的陆逊,则是自琅琊北上青州,一开始还有些阻碍,其后曹丕被斩的消息传到青州,青州诸郡,皆是望风而降。
并州的情况也相差无几。
并州刺史粱习原本还率众顽抗,其后曹丕被斩的消息传来后,面对马超、诸葛亮以及鲜卑的威胁,粱习也选择了投降。
兵败如山倒。
刘封一开始就没打算给曹魏喘息之机。
冒险用奇计,就是为了让曹魏没有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就如刘邦败项羽一战,要将项羽追杀到死!
反派死于话多。
用于战事同样如此。
当势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不能学习吴王夫差一般为了满足那点儿小癖好就放了越王勾践。
直接宰了就完事儿。
八月。
刘备君临河北。
面对坚固的邺城,刘封直接献计道:“昔日曹操水淹邺城,如今正值八月涨水之季,亦是用水攻的良机。父皇可派人下发通告:三日后,决水淹城!”
虽说心中不忍,但刘备还是同意了刘封的提议。
战事持续的时间太久了。
久必生变!
万一如当年赤壁之战时的曹操一般,大军本来具备优势,结果却因水土不服而将士多疾导致军心涣散,最终被周瑜觅到机会一把火给烧了。
如今都打到最后一步了,刘备不能因为心中一点不忍就令将士受难。
“刘备要放水淹城?”
“当年先帝就决漳河淹袁氏,刘备若也决漳河,邺城如何能守?”
“刘备不是自诩仁义吗?怎也会行此毒计?”
“刘备是仁义不是愚蠢,这是攻心计,三日后若是城内没人当内应,那都是刘备的敌人,既然是敌人,何必讲仁慈?”
“听说南门守将昨夜直接带着家眷往北门跑了,我们要不要跑?”
“不能再等了!生擒司马懿,献城投降!”
“。”
邺城南门。
司马懿一脸凝重的看着城外黑压压的大军。
邺城谁都可以降,司马懿不能降。
降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