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皇后的德行是不错的,若不是为了诳骗曹丕君臣,刘封是不会将吴皇后视为棋子的。
可若因此而让吴皇后忧虑生疾,即便最终实现了计划也会出现难以消弭的不良影响。
而在翌日。
当吴懿满心期待,以为刘封会表态支持刘禅不再与刘禅相争时,却不料刘封竟然在大殿上公然指责吴懿假借吴皇后之名行投机之举,更是惹得吴皇后染病。
差点没将吴懿当场给气晕。
刘封更是声称:除非刘禅败了,否则决不会离开江陵去前线。
而刘封接下来的举动,也印证了大殿上的话。
每日里就带着妻儿出城游玩,早出晚归,军政诸事一概不管不问。
那样儿,仿佛真的在跟刘禅“赌气”,要看着刘禅兵败一般。
堂堂大将军直接“摆烂”,将“太子和燕王之争”的气氛直接推到了高潮。
“气氛到了,也是孤离开的时候了。”
在叮嘱了妻儿后,刘封又假借出游之机,制造了一场跟尚书令法正的郊外“偶遇”。
看着一脸“络腮胡”、额头有凶疤的刘封,以及立在刘封身旁如刘封往日装扮的寇安国,法正顿时猜到了刘封的用意。
“燕王这是要离开江陵城了?”法正的语气不怎么和善。
不论是吴皇后忽然染病,还是刘封在大殿公然指责吴懿且声称“除非刘禅败了,否则决不会离开江陵去前线”,都让法正嗅到了不寻常。
最难受的是:法正明知道刘封有图谋,偏偏刘封不肯据实相告,这感觉让法正很窝火:好歹当初也曾并肩作战同取长安!
“法令君的才智,孤一向是钦佩的。”刘封的语气和善,随即话锋一转:“只是法令君纵容流言在江陵城扩散,让孤甚为心酸,好歹当初也曾并肩作战同取长安!”
说法正想说的话,让法正无话可说。
“流言之事,的确是我存有私心。”法正也不辩解,直言而道:“燕王功高盖主,我身为尚书令,有些事也不得不为。”
“若孤是法令君,也会如此。”刘封也不避讳的道:“孤也无意跟法令君争执个中对错,今日请法令君一会,只为请法令君替孤遮掩。”
法正蹙着眉头:“燕王要去何处?”
“石阳!”刘封这次没有隐瞒。
一听“石阳”这个地名,法正的眼皮子猛然一跳:“燕王这是要奇袭平春?”
刘封轻笑:“跟法令君论事就是方便,都不用孤说得太明白。既然法令君明白了孤的意图,就请法令君在江陵城就多担待了。”
随后。
刘封给长子刘林打了个眼神。
刘林抱着一个木盒子近前献礼:“听闻法令君政务繁忙,常有熬夜之时。晚辈曾偶然获得一良方,可疏肝理气,调和肝脾。另有上等的柴胡、黄芩、甘草、芍药,请法令君笑纳。”
倘若是刘封献礼,法正心中有闷气不会接受。
可刘林一少年献礼,法正内心的闷气直接就少了大半。
“你比你阿父真诚多了。”法正哼了哼,将木盒子收下,又嘴上不饶人的多了一句。
刘封不以为意,大笑道:“真诚是美德,孤德薄,不如也。江陵诸事,就交给法令君了。”
立场归立场。
大事上刘封和法正都有分寸。
法正也如约践行了承诺,隔三差五的就会入燕王府跟“刘封”大吵一次,然后忿忿离去。
整个江陵城的官吏都知道,法正是个受不得气的。
比起温文儒雅的诸葛亮,法正要跟谁争吵,那是真的会争吵。
有了法正的掩护,寇安国都不用抛头露面,一有人问及时就称被法正给气着了不想赴宴见人。
趁此机会,刘封则是乔装打扮的前往石阳。
而在这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