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寨外沉寂如水的魏军将士,关平不由心凛:能约束军士到如此程度,对方的将兵之能,不是文聘就是于禁。
文聘冷笑。
关平这种夜间试探对手身份的手段,文聘见太多了。
“放箭!”
回应关平的,只有破空而来的箭矢。
黑夜劫营,主打的就是让敌人判断不出来了多少人、是何人统兵。
关平心神一沉。
以前跟着关羽打石阳的时候,主将是关羽,关平还没能真正体会到文聘于禁的厉害。
每次见到关羽调兵遣将时,看到的都是关羽在沉稳应对;如今单独面对文聘于禁时,关平顿感压力。
即便提前觉察到了魏军劫营,关平也不敢有半分的疏忽大意。
而在后方。
又有一处兵马驻扎。
木栅围在外围,粮车交错纵横,如营寨部署,战兵在外,辅兵、役夫在内,灯火通明,巡逻严密。
正是押运粮草的关兴等部。
中军大帐。
关兴同样在和甲而眠。
头一回指挥五千人以上的大军,对关兴的压力也是不小。
战兵如何部署、辅兵如何部署、役夫如何安排,等等,极其繁琐。
大将和骁将的区别就在于:骁将只需要带着兵马杀杀杀,大将还得考虑怎么让骁将无后顾之忧的带着兵马杀杀杀。
想要真正成为大将,历练是必不可少的。
就如初时刘备对关羽所言:老一辈的能活多久得看天命。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得让年轻一辈去历练。
刘备不知道文聘和于禁的厉害吗?
肯定知道!
而正因为知道,刘备才必须将关羽调回江陵。
诚然。
关羽一直在夏口,能带着关平关兴跟文聘于禁争锋。
可关羽若是不在了,关平关兴还能与文聘于禁争锋吗?
尽管刘备很欣赏关平和关兴,但也不敢妄言现在的关平关兴就一定能跟文聘于禁平分秋色。
年轻一辈是传承的基石。
刘备必须给予年轻一辈足够的历练机会。
关兴也明白刘备的期望!
相对于关平,刘备对关兴的期望更高。
倒不是刘备偏袒关兴,而是关兴更年轻,且比关平接受过更多的精英教育。
关平可为将,而关兴可为相!
这也是为何关平是荡寇将军而关兴是江夏太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