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再次让刘备感受到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战略!
刘封,会根据当前形势制定合乎时宜的战略了!
根据当前形势制定合乎时宜的战略,是成为一个大将最重要的能力。
不会因时制宜制定战略的,能当勇将当智将当仁将当悍将,当不了大将!
当刘备发现,刘封的成长越来越符合心中期望时,那种养成的成就感,外人是很难理解的。
估计也只有培养了霍去病的汉武帝刘彻,能与刘备感同身受。
“军师,吾儿所言,可否称得上奇略?”
刘备左手抚摸短髯,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想大笑又强忍着的嘴角已经快要压不住了。
若不是要维持形象,刘备真想站在最高处,对着整个江陵城高呼大笑:曹丕无勇,曹彰无谋,孙权无胆,唯有吾儿刘封,文武兼备,胆略过人。有子如此,何其幸哉!
诸葛亮心中亦有惊喜。
刘封所言奇略的利弊,诸葛亮都不用多想就能看得透彻。
诸葛亮惊的是:刘封在短短数年间就成长到了如此高度。
喜的是:刘封知恩义懂进退一心只为刘备的大业。
有关于刘封对父子兄弟之谊的观点,也或多或少的传入了诸葛亮的耳中。
当初立刘禅为世子的时候,诸葛亮是没参与讨论的。
刘备为什么收刘封为养子,诸葛亮也心知肚明。
十余年间,刘封一直都是被刘备当成继承人来培养的。
刚称王就取缔刘封继承人身份,是很不合时宜的。
然而刘备要安人心,又不得不在称王的时候立刘禅为世子。
不立刘禅,众人就得猜测刘备是不是要立刘封。
只要猜测有了,那么众人为了各自的利益就必然会两极分化,或支持刘禅,或支持刘封,甚至于支持刘永和刘理也有可能。
毕竟。
刘备是没有嫡生子的。
刘封是养子,刘禅是庶子,刘永和刘理同样是庶子,本质上四人都是有继嗣权的。
要立谁为世子,根本在于利益的权衡。
然而不论是立刘封还是立刘禅,都会令人寒心。
立刘封,关羽等人肯定是不乐意的,亲儿子不立,凭什么?
立刘禅,刘封和支持刘封的心态就崩了,早知道不来益州了,打生打死的什么都得不到。
而如今。
刘封非但没有心态崩,反而主动的维护刘备的决定,更是不许有任何人离间父子兄弟间的情谊。
若说刘封对世子位没有一丁点的想法,诸葛亮是不信的。
然而。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能控制内心的欲望,而不会如野兽一般凭本能行事。
控制得越好,就越有人性。
凡古之贤人,无一不是能控制好欲望的人。
人越贤,就越会受人尊敬。
刘备如此。
如今的刘封,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