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三国我不是刘封笔趣 > 第82章 分兵计成刘封谈笑败三将(第2页)

第82章 分兵计成刘封谈笑败三将(第2页)

而事实上。

刘封的确还有余力分兵拦截,帐外也还有个校尉邓贤在候命。

在对兵力的调遣上,全琮压根看不到刘封的高度。

兵不在多,在于调遣。

善调遣的,即便手中只有一千兵,也能发挥出两千兵的效果。

不善调遣的,即便手中有两万兵,也未必能发挥出一万兵的效果。

斗将依赖的是个人武勇。

大将依赖的是兵力调遣。

刘封低头沉吟。

刘封的目的不是单纯的击败全琮,而是夺江陵城,要败全琮容易,夺江陵城却是极难。

需得天时地利人和都恰巧撞在了一起还能被刘封抓住,才能有那么一丝的机会。

就如官渡之战曹操败袁绍时,恰好遇到许攸来投,恰好那段时间没下雨,恰好淳于琼疏忽大意,恰好袁绍军中粮草不足三日,恰好袁绍救援不及时,恰好曹操军粮枯竭不得不殊死一搏,恰好乌巢的距离又足够近,等等各种天时地利人和都恰好聚在了一起。

这其中绝大部分的因素都是无法用人的智力来预料的,机会往往就存在那么一瞬间,抓住了就是万古奇功,没抓住就是兵败自刎。

夺江陵城亦是如此。

刘封不能太急。

若是太急了,时机还未到就会提前将全琮吓回江陵城。

刘封本就是以示弱计才骗全琮生出“我能赢”的念头,才让全琮有勇气留在城外,若一战就将全琮给吓回江陵城了,刘封就难以再有夺城的机会了。

想到这里。

刘封轻轻摇头:“不急。夺江陵城的时机未至,全琮还不能败回城中。”

“传我军令,让寇安国和邓贤引兵反攻东门,破了东门外的吴兵后,立即迂回南门助俞射反攻。”

选择在北门外的伏兵离开后再反攻,刘封也是有考虑的。

北门外的伏兵不离开,反攻的时候就会额外再承受五千吴兵的压力且徐盛等吴兵的士气也不容易溃散,这会增加反攻的汉兵伤亡。

刘封只是不想让全琮被吓回城中,不意味着刘封就得拿汉兵儿郎的性命开玩笑。

寇安国和邓贤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尤其是邓贤。

寇安国还有个巡视四门的军务,多多少少能分到军功,邓贤就纯粹是在“候命”。

这意味着,战事结束后,“候命”的邓贤是分不到任何军功的。

刘备跟孙权在军制和奖惩上有很大的不同。

孙权会根据亲疏来决定奖惩,就如同孙权会将都亭侯给一个身边的马仔谷利却不会将都亭侯给一个打光了部曲的凌统。

刘备则不同。

自底层靠悍不畏死杀出来的魏延当了汉中太守。

每战必先又斩了夏侯渊的黄忠直接加封后将军,且赐关内侯。

常有人诟病刘备苛刻赵云,实则是赵云在入川之战和汉中之战中,立的功劳没有黄忠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