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打造圣僧人设番茄 > 第49章 法会6(第2页)

第49章 法会6(第2页)

这一举动让全场哗然。以桑杰喇嘛的地位,竟然对一个年轻僧人行此大礼,可见他对了因的看重。

而了因依旧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微微一笑,还礼道:“大喇嘛请。”

场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期待这场非同寻常的辩经。

第49章法会6

桑杰喇嘛首先开口,声如洪钟:“既然了因师父有处处是山门之见,老衲请教:既然处处是山门,为何还要有寺庙?既然酒肉穿肠过无妨,为何还要持戒?”

了因不慌不忙,从容应答:“寺庙是舟,渡人过河,既已过河,何须负舟?戒律是药,治病救人,病既已愈,何须服药?然未过河者需舟,未愈者需药。故而既有寺庙,也需不执于寺庙;既持戒律,也需不执于戒律。”

桑杰目光炯炯:“如此说来,小师父认为执着于不执著,是否也是一种执着?”

了因含笑:“大喇嘛此问妙极。执着于不执著,确也是一种执着。故而真正的不执著,是连不执著这个念头都不执著。如同渡河后既舍舟,亦舍舍舟之念。”

二人你来我往,机锋频出。

桑杰喇嘛引经据典,了因则随机应变。有时了因不直接回答,反而以问代答;有时他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却蕴含着深奥的佛理。

辩到精彩处,了因忽然指着殿外一株在风中摇曳的竹子,问道:“大喇嘛请看,是风动,是竹动?”

桑杰微笑:“非风动,非竹动,仁者心动。”

这是禅宗著名的公案。

了因却摇头:“若是心动,为何竹随风摇?若是风动,为何心感知?若是竹动,为何需风?”

桑杰一怔,陷入沉思。

了因缓缓道:“风动、竹动、心动,三者本是一体。分别而言,则有风、竹、心;究竟而言,皆归空性。风无自性,竹无自性,心亦无自性。因缘和合,假名而动。”

桑杰喇嘛闻言,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他修行数十年,从未听过如此透彻的见解。

以往读经研教,总是在“心动“上做文章,今日听了因一席话,才恍然大悟——执着于“心动“,何尝不是另一种执着?

了因继续道:“正如大喇嘛方才问执着与不执著。执着是妄,不执著亦是妄。离于两边,方见中道。但若执着于中道,又落两边。故而最终连佛也不执著,连法也不执著,连空也不执著。”

场中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番深奥的哲理震慑住了。

不少僧人陷入沉思,有的若有所得,有的茫然不解。

桑杰喇嘛默然良久,忽然长叹一声:“是老衲输了。”

他站起身来,向了因深深一揖:“了因师父一席话,让老衲如梦初醒。数十年来,老衲一直在经文中打转,今日才知什么才是真正的般若智慧。”

了因连忙还礼:“大喇嘛言重了。小僧不过偶有所得,岂敢与大师数十年修行相提并论。”

桑杰摇头:“不然。老衲虽然研读经论数十年,却始终在相上打转。今日得遇明师,才知什么是不执于相。今日之辩,老衲受益终生。”

“了因师父,请。”桑杰的声音低沉而庄重,他侧身让位置,伸手示意。

空慧和尚紧随其后,这位来自大无相寺的高僧,此刻眼中光芒流转,似有千般思绪翻涌。

他双掌合十举至眉心,对着了因行了佛门最隆重的问讯礼。躬身时,额间皱纹如刻,那是数十年苦修留下的年轮,更是对真理的由衷敬重。

礼毕,他唇齿微启似欲言语,终是化作一声轻叹。那深深一眼,犹如雷霆贯空——震撼与困惑交织,最终融为一片豁然开朗的澄明。

两位高僧一前一后走下经台,衣袂飘然若乘风而去。

经台下,万籁俱寂。有人不自觉地吞咽,喉结滚动之声清晰可闻。

谁能想到,此番法会波澜迭起,龙象争鸣,最终屹立经台之上的,竟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僧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