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厅的调查,发生在近山县那件轰动一时的杀人案,确实是近山县公安局局长孙大有指使人干的,而孙大有能够逍遥法外至今,也是得益于倪培山的庇护。纪委已经调查清楚了孙大有与倪培山之间的权钱交易,刚才具道同志也已经汇报过了,我也就不再重复了。”
穆国兴点了点头:“这个案子的影响不小,我们一定要慎重。纪委和公安厅要把这件案子的有关证据再落实一下,马上移交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我们也要借这个案子教育广大的干部,平息一下不利的社会影响。”
中纪委对华东晚报总编的调查也进行的非常顺利,在那个跳槽记者的配合下,很快就查清楚了这个总编的一切问题,同时也掌握了他们报纸所登载的那篇文章就是倪洪奎亲自指使他干的。
到了这个时候,中纪委的调查自然是不能再继续进行下去了,如果说对华东晚报这个国有企业的总编进行调查,中纪委还完全有权利做出决定,但是要想调查一个已经退休的原政治局委员,那可就要由中央做出决定了。但这也并不妨碍中纪委在调查那个总编过程中,所掌握到的倪洪奎的问题向中央做出报告。
一个月之后穆国兴接到了九号首长的电话:“国兴同志,华东晚报的问题现在已经查清楚了,中央认为华东晚报刊登的那篇文章性质是恶劣的,影响是极坏的,对相关的责任人我们要进行严肃的处理。我今天给你打这个电话就是想听听你在这件事情上还有什么意见。”
穆国兴笑了,九号首长为这么一个案子打电话来征求自己的意见,这可是非常少见的。现在既然案子已经查清楚了,九号打这个电话来,想必就是要问一问自己对倪洪奎的处理有什么意见,这才是最主要的。
“无论中央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坚决服从。如果说我有什么看法的话,那就是为了政局的稳定,我建议对这件事情还是要低调处理为好。”
九号满意的笑了,在打电话之前他已经预料到了穆国兴会抱有这样的一种态度,如果穆国兴还要抓住这件事情不放的话,那他就不是穆国兴了。
“我非常欣赏你的态度,中央是相信你的,也相信广南省的工作今后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场轰轰烈烈的政治斗争就这样落下了帷幕,虽然在广南省没有引起什么大的轰动,但在京城引起的震动却一点也不小。经过这一次穆国兴与倪洪奎的较量,让很多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老穆家的第三代已经成熟了,今后他即便是不用依靠家族的力量,也能够粉碎任何人针对他的阴谋。所有的政治世家此时都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和老部下,千万不要和穆国兴发生正面对抗,那个太子整起人来办法之多,手段之高明,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穆国兴的三叔穆从文从京城打来了电话,告诉穆国兴,中央已经决定降低倪洪奎阅读文件的密级,中央办公厅也相应的调整了他所享受的一切待遇,倪洪奎前几天已经搬出了他长期居住的小院,到国务院第一生活区的部长楼去养老了。
这就是说中央对倪洪奎的处理还是非常严厉的,在这个国家的政治舞台上,又出现了第二个尤老。尤老是因为他的孙女向国外出卖绝密级情报而受到了牵连,而倪洪奎则是为他的私生子争官不成想要报复穆国兴,才惹出来的麻烦,这两件事情都说明了一个同样的问题,高级干部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一定要格外的慎重,不是那种十分有能力的人,就千万不要对他有过高的要求,否则的话,一意孤行就会丧失了他们一世的清明。
“国兴啊,通过这件事情来看,想让你保持低调也是不太可能了。既然现在你已经站到了前台,就要勇敢的走下去,但同时也更要注意斗争的策略,我们对你可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穆国兴明白他三叔讲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说道:“三叔,爷爷一再教导我,遇到事情就要勇敢的面对,既不要主动的去惹事,也不要怕事,像倪洪奎这样的人,现在如果不暴露出来,早晚有一天会给我们惹大麻烦的。您讲的很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的小心努力,绝不辜负家族对我的期望。”
这件事情也让很多人有了许多的遐想,假如倪洪奎对他的私生子倪培山的进步不是那么热衷的话;假如倪洪奎在广南与穆国兴谈过一次之后,就此罢手不再强求;假如倪洪奎在得知广南省委对倪培山的提拔问题持有反对意见之后,不再利用华东晚报搞出那篇污蔑广南省委和穆国兴的文章,也许他也不会落到今天的这个下场。
尽管有这么多的假如,但是在政治上是没有任何假设的,政治斗争就是这样残酷无情,就是你死我活的,伟人曾经说过,政治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做文章,是不能温良恭俭让的。U
两千零一十七章为官之道(三更求鲜花)
广南省委召开的常委会上,研究新增补两名常委,以及红峰市委书记和其他几名副厅级干部的人事安排。虽然刘具道代表组织部在常委会上对增补两名常委提出了三个候选人,但谁都知道哪两个人才是穆国兴最中意的。在随后的举手表决中,包和平对刘向东和水晨曦进常委的提议,很顺利的就全票通过了,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开创了其他省市在开展这项工作中的先例。
在研究红峰市委书记人选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大家都没有看好的花江市市长林一栋,却在穆国兴的支持下,摘取了这项桂冠。当然了,穆国兴本人是不会在会上提出这个建议来的,他只要是在开会前,适当的和包和平做一下沟通,这还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广南省的干部都知道,省委两个正副书记之间非常团结,这在省一级的领导干部中还是不多见的,有时候包和平在会上讲的话,其实就是代表了穆国兴的意见。
对那几个副厅级位置的人选,穆国兴也没有提出什么个人的意见,把他们放给下面这些常委们去考虑了。穆国兴认为,省委书记在干部的提拔和任用方面,只要是能够抓住主要的位子就可以了,至于一些副手的位子,必须要留给其他的常委们,反正这些人选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才拿到常委会上的,不管用谁都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的。
一个主要领导就要学会搞平衡,穆国兴抓住了主要的位子,也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现在官场上的现实就是,十副还不如一正,只要是正职能够坚定的执行自己的施政方针,下面的副手是不敢胡来的。把这些副职留给常委们去安排,不仅可以平衡常委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班子内部的团结。
好处是不能让一个人全占完的,省委书记抓正职的人事安排,常委们自然就要对副职的安排有所作为了,这样就是利益均沾,谁也说不出别的来。如果有人想要安排正职,那就要等你当了省委书记再说吧。在没有当上省委书记之前,也只能服从这样的安排了,这也许就是官场中一种所谓的潜规则吧。
穆国兴之所以支持林一栋担任红峰市市委书记,也是经过反复考虑的结果。自从穆国兴来到广南之后,林一栋在各方面的表现还是蛮不错的。首先林一栋没有和冯松山搞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也体现了他能够坚持原则的这一面。其次,刘向东担任了市委书记之后,林一栋最起码没有在表面上表现出有什么不满来,这就说明他现在还是一个能够识时务,并能够认清现实的人。
刘向东担任花江市委书记以来,林一栋也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市委的领导之下,很好的配合了刘向东的工作。更重要的一点是,林一栋能够坚定的执行省委和省政府的指示,无论是在招商引资,还是在城市改造以及民生工作方面做的都不错。
穆国兴也毫不担心,林一栋担任了红峰市委书记之后会旧病复发再出什么幺蛾子,现在老宋家已是昨日黄花,林一栋失去了这么一个后台,此时也只能再寻求另外一个支持者,而靠向穆国兴则是他唯一的选择。正是基于这些原因,穆国兴看到林一栋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