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情形,楚琛就笑道:“叶先生,您收藏的古籍不少嘛。”
叶军伟答道:“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古籍和一些手抄本,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玩意,最好的,也就这套《玄玄棋经》了……”
说着,他就把几册古籍,小心的拿到了楚琛面前。
《玄玄棋经》原名《玄玄集》,“玄玄”二字,由《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而来,比喻棋之为数“出没变化,深不可测”。因书内载有“棋经十三篇”,故又称为《玄玄棋经》。
全书分为六卷,各依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成册。礼卷收录围棋理论文章,文献价值极高。乐、射两卷以古法边角定势为主。全谱最精华部分在御、书、数三卷,内容是古代棋杰在残局、死活等方面的传世佳作387型,精湛谨严,玄而且妙,堪称元代围棋扛鼎之作。
经过鉴定,这确实是一套《玄玄棋经》原版,不过让楚琛觉得可惜的是,这套古籍的保存情况实在令人堪忧,虽然页码是全的,但虫蛀咬痕可不少,还有一些霉点,品相确实像叶军伟说的那样比较差。
看到楚琛皱了皱眉,叶军伟就苦笑道:“其实这套《玄玄棋经》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只是当初我不知道它的珍贵之处,摆放有些随意,后来又被我儿子不小心淋上了水,结果变成了这个模样,等我知道了它的价值,就已经追悔莫及了。”
说到最后,叶军伟心疼的叹了口气,如果是原先的品相,他相信就算三万没有,两万还是卖的到的,但现在这样,别说两万了,五千都够呛。
楚琛摇了摇头,说道:“叶先生,不知道这套古籍,您想要多少钱?”
叶军伟见楚琛有购买的想法,觉得非常惊讶:“您这是……”
楚琛微微一笑道:“如果就这么放在这里,这套古籍的品相肯定越来越差,所以我想买回去请师傅复一下。”
听楚琛这么说,叶军伟连忙说道:“既然楚老师您这么说了,这套《玄玄棋经》我就要三千吧。”
“可以……”
楚琛点了点头,随手就拿出三千块递给了叶军伟。
接下来,看到文浩洋还在装模作样的打量着手上的器物,楚琛就接着翻看眼前的这些古籍抄本。
“嗯?……”(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百四十二章 爆炸
楚琛微微一愣,随后淡定的把一本手抄本拿到了手中,打开之后,看到书页上那熟悉的笔记,他心里就是一阵激动,这分明就是张火泥亲笔所写的笔记!这里面会不会有王莽宝藏的线索呢?
意外又发现了一本张火泥的笔记,楚琛激动了一会,就连忙把情绪稳定了下来,免得让旁边的叶军伟看到觉得奇怪。
接下来,楚琛快速把笔记翻看了一遍,但却越看越让他觉得失望,因为这本笔记和先前的几本并不相同,里面只记录着张火泥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琐事,别说宝藏的线索了,连烧制瓷器方面的记录都没有。
失望的同时,楚琛觉得这还是挺正常的,如果真有宝藏的线索,或者烧制仿古瓷器方面的记录,叶军伟肯定不会把这本笔记就这么随意的放在这了。
而且更让楚琛觉得失望的是,这本笔记每一页都写满了字,而且也没有隐形墨水的痕迹,没有可能另外还藏着什么信息。
楚琛有些失望的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上面写着大大的“金山”二字,而且还画了两个圈。
“咦!这是……”
楚琛微微一怔,马上反应过来,这应该是张火泥留下来的信息,但这“金山”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不会那么巧吧?”楚琛脑子转得也快,半响之后,他就想到了那只抽屉底部的那首藏头诗,写得正是‘金山有宝’,难道这里的“金山”和藏头诗里面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再一想。楚琛觉得很可能就是如此,道理很简单。首先,除了王莽的新朝之外。还有哪个朝代用的是奇字?另外,这首诗里面,可是明明白白的写着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就代表着他得到的那五枚刚卯吗?
想到这,楚琛有些郁闷自己怎么关键时候脑子掉链子了:“哎!我也真是笨,有了这样的线索,我怎么没有早点想到呢?不过,金山到底指的是哪里呢?”
楚琛又沉思了起来,但想想现在不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马上就回过神来。
接下来,楚琛把笔记放回原位,又把其它的古籍和手抄本都看了一遍。
楚琛把最后一本古籍放了回去,就开口问道:“叶先生,不知道这些古籍您转让吗?”
叶军伟闻言微微一愣,他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楚老师,您想要这些东西?”
楚琛点了点头:“是的,您这里的古籍虽然许多都是大众化的印本,不过胜在齐全。我也省得到处去收齐了。”
听楚琛这么说,叶军伟非常高兴的答应了下来,并报了一个价格。至于说会不会有他看走的东西,在他基本每本古籍都翻看了不下五六次的情况下。他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确实有看走眼的,那也只能说自己没有这个财运了。
只是。有句老话叫做皇帝不急太监急,叶军伟都不在意。旁边正在打量着手里瓷器的文浩洋,听到楚琛居然买了上千块。买下这么一堆价值不大的古籍,心里就觉得楚琛肯定又捡漏了。
没办法,谁让他上次没有发觉那件刘海戏金蟾的猫腻呢?虽说他不知道那只金蟾里面到底有什么宝贝,但就以楚琛的眼力,他就觉得自己应该吃了一个大亏。
“难道又要被他占便宜了?”
文浩洋就嘀咕了一句,想想又觉得有些不甘心,于是连手上的东西都顾不得耐心看完,就连忙走了过去,呵呵笑道:“楚老师,这些古籍能不能给我也欣赏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