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猛攻邯郸和东阳。”
“北路军由王翦亲自坐镇。”
“另外,搭配中郎将李信。”
“由李信率太原,云中两郡兵力。”
“截断邯郸和代地的联系。”
“迫使赵国陈兵于中山地!”
“趁着他们饥荒,耗死他们!”
“大王英明!”
公孙劫抬手附和。
这些人员安排和他想的差不多。
也很符合秦国用兵的特点。
往往都是老将带新人。
王翦就不提了。
与他一路的李信则是位名人。
并且被秦王极其重视。
称他为秦国少壮派之首!
此次伐赵是李信首次领兵。
可却作为军中裨将。
主要还是李信很有本事。
年轻气盛,精通骑射。
此前狩猎,他一箭射杀猛虎!
让秦王都出言赞赏。
李将军果势壮勇!
秦王手底下有很多郎官。
可参与伐赵主力的只有李信!
可以说是对他寄予厚望!
说起来李信和李牧还有些关系……
按辈分,李信得称李牧为堂叔。
这还得从李昙说起。
他本是赵人。
被封为柏人侯。
后来入秦,担任御史大夫。
他生有四子。
长子李崇为陇西郡守。
其长孙就是李信。
幼子李玑则回到赵国。
并且生下了李牧。
若李信见了公孙劫,也得称声义兄。
这在战国其实很常见。
各国就是亲戚打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