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一年半的时间,在红星厂实习的大学生就有超过两千人。
真正留下来,并且正式入职的就有超过五百多人。
这其中也包括谷维洁从全国其他高校直招来的大学生,切实地充实了红星厂的技术人才队伍,也丰富了企业管理队伍。
此次基层和中层人事变革,老李的决心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这些大学生。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可不得了,拿得出手,真能挑起担子来。
尤其是经过实习锻炼的大学生,放在车间里一两年就能培养出个车间主任来。
不仅仅是李学武,全厂上下,从李怀德开始,就已经形成了尊重技术,尊重知识的意识,所以大学生在红星厂实习,很能体会到安全和信任。
这一次干部调整,也包括了一部分中层干部,主要是十六家工厂兼并的结果。
也有项目组兼并的情况,比如701项目组。
一个月的时间,冰城飞机制造厂已经给这些人办理了组织人事移交手续。
随着工程师团队的陆续到来,红星厂飞行器研究所也快速形成了规模。
当然了,现在的701项目组已经没了,早在上个月月中就拆分了。
一部分人员参加了赴日考察团,一部分则被上官琪挑走,剩下的这些人将作为支撑力量,组建飞行器研究所。
飞行器研究所目前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配合赴日考察团,在钢城筹建飞行器制造厂。
同时也要整理和归纳目前国内的直升机研发情况,搭建和考察供应链市场。
701项目组原主任孔晓博任技术处副处长、原副主任白光明任飞行器研究所所长。
原总工程师施致远任飞行器研究所总工程师赴日,原副总工程师邱冠霖任飞行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邱冠霖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他被留在了京城,要配合红星厂这边组织力量去钢城筹建制造厂。
这方面他们是最有经验的,完全可以从冰飞取经,也是为什么红星厂给了他们这么好的待遇。
孔晓博一跃成为了行政处室的副职,白光明还担任了研究所的正职,总算是让他们安了心。
只是有一样,他是副总工程师,团队里原来的研究员上官琪这一次也成为了副总工程师。
莫名其妙的,他甚至都不知道对方在研究什么项目,挂副总工程师必然是项目带头人。
问过孔晓博和白光明,两人也不大清楚,只知道这个项目在京城,未来的科技园里。
而且,虽然上官琪的组织关系是在飞行器研究所,但飞行器研究所内,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
很奇怪,也不奇怪,他们心里都有谱,这一定是保密任务了。
只是邱冠霖有些不服气罢了,可没奈何,人家就是跟他平起平坐了。
当然了,他后来也想清楚了,上官琪一家人都来了京城,但又都没见着。
这里说的没见着,不是人没见着,他们都在一个生活区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他的意思是组织架构名单上,只在研究员的名单上能找到上官一家人的名字。
也就是说,学识和能力更强的上官宏正,也就是上官琪的父亲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
这是有点反常的,可也能说得通。
当初上官一家回来后,冰飞是安排上官宏正担任技术管理的。
只不过后来撤掉了,可能对此有所顾虑,安排上官琪站在了前面。
如果这样想,就全都能想得通了。
上官琪一家人参与的一个项目,其实技术的主要力量是她的父亲和兄长们。
她更多的负责了行政和对外的工作,与红星厂的这位李副主任沟通。
保密任务,还是脱胎于冰飞厂,调了好多优秀的研究员,他们在研究什么?
坐在李学武的办公室里,技术处的一众干部们仔细听着李学武的讲话。
在随后各自也做了表态发言,得到了李学武的认同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