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高兴喜形于色,美酒佳肴,这些都能增添兴致,而兴致到了极点,对于李煜这样一代文杰来
说,不写首诗添首词,心里总好像缺点什么似的。
今天到来的大臣里,在文学上颇具造诣的大有人在,韩熙载、徐锴、徐弦、冯延巳可都是知名人士。这样一帮人遇到一起,喝了一点好酒,欣赏到了只有天上才有的舞蹈,此情此景总能衍生出一点抒怀的兴致。
“备笔墨纸砚,今日,朕要和众爱卿吟诗作对,聊表心意。”
李煜酒虽是喝的有点多,但头脑还是很清醒。几个小太监赶紧备齐笔墨纸砚,垂着手立在一边侯着。
“朕今天高兴,朕要作词一首与大家分享。”
李煜说完,摇摇晃晃的走到桌前,执起毛笔,在砚台里蘸了蘸,净白的宣纸上顷刻间落下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
玉树前,
瑶草妆镜边。
去年花不老,
今年月又圆。
莫教偏,和月和花,
天教长少年。
此作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花破子》,周薇一下子就唤起了记忆,以前只觉得这里面的的意境总是不能明细,初读的时候总觉得有一股忧愁萦绕其间,细读又觉得意境更为深远。好在有这个穿越的机会,终于知道这诗作的背景了。也算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见解。
而正是因为能够身临其境,周薇才能更加看清楚李煜的内心,他淡淡的忧郁,感叹着万物悄然的变迁,却不曾料想到这只是变迁,若是斗转星移他还能够承受吗?
李煜落笔之时意境引起群臣的喝彩。
“皇上此作意境深远,寥寥几个字就将今日宴会上的景物人情囊括其中,从这首诗作里,臣等看到了皇上忧国忧民之心,臣等日后勤勉克己,以皇上为榜样,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说这话的人是徐锴,他在文学上也留下了不朽的功绩,但这人擅弄权术,文风辞藻上与李煜的风格相似,平日里更是不吝吹捧,当然今天这样的机会他更是不会放过。
只是,他没有想到,他的话激起了另外一个人的愤怒。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