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川走上前,仔细查看。只见那件皮革甲的表面,留下了一个明显的弹孔,但子弹,却被死死地卡在了内衬的薄钢板上,未能穿透。钢板上,只有一个浅浅的凹痕。
“好!好啊!”兵部尚书李岩,激动地抚掌大赞,“五十步的距离,竟然真的挡住了!全大人,你真是神工啊!”
全伯谦虚地笑了笑:“这全赖陛下指导有方。”
陈平川却摇了摇头,他走上前,用手摸了摸那个凹痕。
“五十步,不够。”他沉声说道,“战场上,瞬息万变。朕要的,是能在三十步,甚至二十步的距离上,都能挡住敌人子弹的铠甲!只有这样,才能在短兵相接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我军士兵的伤亡!”
他看着全伯,问道:“还能不能再加固?”
全伯思索了片刻,答道:“回陛下,可以。臣可以在钢板的厚度上,再做调整。或者,尝试用更好的钢材。只是,重量和成本,恐怕……”
“重量,可以适当增加,但不能影响士兵的灵活性。至于成本,”陈平川的语气,不容置疑,“士兵的性命,是无价的!只要能保住他们的命,花再多的钱,都值!朕给你特权,工部所需钢材,兵仗局优先供应!一个月内,朕要看到三千件成品,优先装备给辽东的神机营!”
“臣,遵旨!”全伯知道,皇帝这是下了死命令。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测试完防弹衣,陈平川的心情,好了不少。这项技术的突破,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的士兵,将拥有更高的生存率。
然而,他刚回到御书房,就收到了一份来自欧洲的绝密情报。
“陛下,欧洲情报站,八百里加急。”玲儿的神色,异常凝重。
陈平川心中一凛,能让她如此表情的,绝非小事。
他接过密封的火漆信,拆开,迅速地浏览起来。
信上的内容,让他原本舒展的眉头,再次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沙俄,正在向普鲁士的克虏伯家族,求购新式的后装线膛炮?”陈平川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是的,陛下。”玲儿低声说道,“根据王世福传回的消息,沙皇特使已经抵达埃森,与克虏伯家族的代表,进行了秘密会谈。他们求购的,是一种120毫米口径的后装线膛炮。据说,这种火炮,采用了最新的钢材铸造技术和线膛设计,射程可达两千米,而且精准度极高!”
两千米!
这个数字,让陈平川的心,猛地一沉。
大夏目前最先进的“龙兴二年式”后膛炮,有效射程,也不过一千米左右。如果让沙俄人,得到了这种划时代的武器,那辽东的战局,将瞬间被逆转。
大夏军引以为傲的炮火优势,将荡然无存!
“克虏伯……普鲁士……”陈平川的脑海中,飞速地闪过另一个时空的历史。
他知道,这个名字,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成为战争和死亡的代名词。
又是蝴蝶效应。
因为自己的出现,因为大夏火器的技术传入西方,刺激了那里的军备竞赛,让这个时空的科技发展,被大大提前了。
“他们谈得怎么样了?”陈平川问道。
“据说,初步达成了意向。但克虏伯家族,开价极高,而且附带了许多苛刻的条件,比如要求沙俄用粮食和矿产进行交换,并且不允许技术转让。沙俄特使还在犹豫。”
“犹豫?”陈平川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不会犹豫太久的。伊凡在前线连番受挫,火药和重炮都没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比谁都急。这笔交易,无论代价多大,他都一定会做!”
他站起身,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
这是一个死局。
如果让沙俄人买到了克虏伯的后装线膛炮,那么辽东的战局,将会被彻底改写。他刚刚建立起来的装备优势,将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甚至,可能会处于劣势。
到时候,别说收复辽阳,恐怕连山海关都保不住。
“不能让他们得逞!”陈平川停下脚步,眼中杀机毕露。
他不能把帝国的命运,寄托在克虏伯家族的贪婪和沙俄特使的犹豫上。
他必须,抢在他们前面!
“传旨!”陈平川的声音,冰冷而决绝,“立刻召全伯,入宫见朕!立刻!”
一个时辰后,刚刚从演武场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喝口热茶的全伯,又被一路小跑地召进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