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马普托这边的工厂普遍都是两班倒,白班的工作时间从早上九点开始,到晚五点结束了。现在才八点不到,距离换班时间还早呢!”
“怎么不是早八点到晚八点?”
“咳,一方面是本地工人不愿意上夜班,他们只接受朝九晚五的作息时间,另外工厂老板们也不想多付加班费,所以干脆让外劳专门上夜班。”
大宝随口解释道。
徐东心里默算了一下,瞬间惊讶起来:“照你这么说,那些外劳们岂不是一天要上十五个小时的班?”
“确实是十五个小时。”
大宝点点头。
“那工资呢?他们一个月能拿多少钱?”
“除掉吃喝,大概到手两三千吧!”
“这么低?那正式工的工资呢?”
徐东不自觉皱了皱眉头。
雪梨市的最低工资都有三千五百块,而这还不算加班费,如果加上六七个小时的加班费,绝对能轻松月万。
“正式工比国内还要高点,每个月差不多在七八千左右吧!”
徐东好奇道:“这么缺劳力吗?目前菲洲总共有多少人口?”
“根据官方的数字,大概五千八百万,不到六千万。尤其是最近三四年,移民潮几乎停滞了,实话实说,劳动力缺口确实不算小。”
第八百八十一章居安思危
这里插嘴一句,这波移民潮之所以虎头蛇尾,主要有内外两大原因:
内因是菲洲这边基础设施跟不上,短时间内根本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口,六千万已经是极限了;
外因是国内的重建工作,同样需要海量的人力资源。
而且伴随着雪灾的结束,加上重见光明,悬在民众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暂时消失了,移民意愿大大降低。
不管怎么说,国内的繁华程度在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加上这些年的持续移民,导致人口压力大减。
而没有了人口压力,上面有了更多的缓冲空间,官方也不想急功急利,花个几十年时间一样能完成任务。
而且还没有后遗症。
徐东这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有些低于预期啊,菲洲这么大的面积,绝对可以迁移三四亿人过来,不然白白浪费了这么多的土地。”
某种意义上,菲洲的成败得失,关系到了高科集团的未来发展。
无论任何时候,人口才是根本,没了移民潮,菲洲接下来再想保持高速发展,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大问号。
大宝苦笑道:“爸,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菲洲这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即便是最乐观的估计,想把菲洲建成跟国内一样,起码需要一个世纪。”
“你能有清醒认识就好。”徐东满脸欣慰,“既然说到了这个,那你对集团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有什么想法吗?”
“爸,你这个问题也太大了。”
“今天这里没有外人,只有我们父子俩,你畅所欲言就是了,也算是我对你最后的考验。”
徐东拉着大儿子走进了一座凉亭。
父子俩相对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