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起,戈洛文一行从莫斯科出发,随行的卫兵多达
500
人,带着
270
车弹药粮草。在路过托博尔斯克时,又增哥萨克骑兵、步兵、火枪手、龙骑兵
1400
人以上,总人数超过
2000
人,其中四分之三为军事人员。他们历经一年多的艰难跋涉,于
1687
年
11
月抵达色楞格。随后,戈洛文派遣信使科洛文前往北京,提议将色楞格作为谈判地点。
清廷在
1688
年
4
月接到信函后,决定派遣以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为首,包括传教士徐日升、张诚等人在内的使团前往边境进行和谈。关于谈判方针,康熙帝同意了索额图提出的建议,谕示谈判底线:第一,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的一江一河,皆为中国之地,绝不能拱手送给俄国人;
第二,俄国必须遣返将叛逃的达斡尔族首领根特布尔。同年
5
月
30
日,中国使团从北京出发,然而,就在他们前行的途中,噶尔丹发动叛乱,率军进攻喀尔喀蒙古,道路被阻,使团被迫退回北京。清廷只好派人通知戈洛文,要求重新确定谈判的时间和地点。在噶尔丹发动叛乱期间,戈洛文趁机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进攻,试图征服蒙古各部,扩大俄国在这一地区的势力范围。直到
1689
年初,他才派遣使者前往北京商议谈判的事宜。
最终,双方同意将谈判地点改在尼布楚。1689
年
6
月
13
日,索额图再次率领包括传教士徐日升、张诚在内的清朝使团启程前往尼布楚,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