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臧霸后,他正准备去下邳,陶应来了。
陶应为什么来,他大概明白其目的。徐州已是多事之秋,陶谦不会不做打算。
历史上,陶谦是给刘备让徐州的。但现在,局势不同,他强势介入,陶谦不会不考虑他这个强大的介入者。
见陶应面带忧色、举止局促地入内,赵剑温声道:“陶公子不必拘束,坐。”
待陶应落座,赵剑直言打消其顾虑:“你父在徐州经营多年,护一方百姓不易,我此番率军前来,绝非为鲸吞徐州而来。
曹操虎狼之师,徐州军只能固守一方,我不会坐视曹军屠杀徐州百姓,是故突袭彭城,进驻下邳。
陶公虽爱民如子,然护佑不了整个徐州。”
他指尖轻点案上地图,看着陶应,“为保徐州百姓安稳,徐州可依势分治。
琅琊臧霸已归附我军,就不作商讨了。
雁门军已进驻下邳,下邳就归雁门军打理,广陵不会因下邳阻隔,失去与郯县联系。
若广陵遇袭,贵军若无力解救,我雁门军不会不管。
东海、彭城与小沛,仍由陶公全权治理,军政诸事雁门军绝不插手。”
陶应闻言,眉宇间愁绪稍缓,却仍有隐忧。
赵剑继续说道:“公子且放心,若曹操再敢兴兵犯境,雁门军定当鼎力相助,与徐州军民共御强敌。
陶氏家族安危、荣光,若陶公有中意之人大可依托,赵剑欣慰!也不会搅局。
若无所托,或有意外,我赵剑会全力守护陶氏家族。
陶公乃爱民之人,是赵剑前辈,我断不会让忠良蒙难,受无妄之灾!
为让陶公放心,我书信一封,公子带回,陶公自会了然!”
堂内暖意渐生,陶应心中巨石落地,起身拱手,神色终于舒展:“多谢将军体恤,应代家父与徐州百姓,谢过将军厚恩!”
陶应带着赵剑亲笔信满意走了,臧霸有点不解的问:“主公,陶州牧年迈,经此一战,徐州已元气大损,主公何必要分治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