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众人一个个涨红了脸,听完这番话后,尽显慷慨忠义之态。
李均也不觉有异,反正在他表明陷阵忠臣的立场后,这些人不管心里做何感想,是否也和自己一样起了通袁之心。
至少明面上都得一起做陷阵忠臣,这就是陷阵之志,有死无生的政治正确。
情知铺垫的差不多了,他微微颔首,指着堂下那具黑衣死尸,谓众人曰:
“实不相瞒,此人正是通袁之使,方才正欲出言说我者!
可本将忠义,日月可鉴,天日昭昭,岂是此人能知?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此人妄想以言语恫吓,而说我者,简直可笑!”
他说着,为了增加公信力,更是将此前那封魏续写得劝降书信拿了出来,给众人公示观之,随后一把火付之一炬。
众人见此没有不叹服李均忠义的。
“李将军高义!”
“幸有李将军,否则陷阵营危矣。”
“也是这使者倒霉,居然觉得忠义如李将军,也会投敌降袁,实属痴心妄想。”
这一刻,李均忠义的形象深入人心,无有不信者。
也确实没什么好怀疑的,毕竟通袁使者都被李均杀了,劝降书信都拿出来当众烧了,这还能有假?
整个陷阵营再找不出比李均更忠义的人!
李均对此甚为满意,图穷匕见曰:
“此前,我与此通袁使者虚以委蛇,拿言语试之,打探出不少情报。
方知此番入我陷阵营之通袁使者,不止一人,还有人入了张诚将军处,至今未出。”
“张诚将军?这怎么可能?
他可是高将军心腹,他也会通袁?”
众人既惊且疑,这张诚将军不是旁人,正是陷阵营中另一百夫长,最是忠心正直,为高顺心腹。
见众人惊异,李均冷笑之。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
越是通袁之人、越是变节小人,就越会伪装,越会表现的大义凛然,如同赤胆忠心的忠良一般。
否则大家一眼望去,孰忠孰奸,一目了然,这些通袁之贼,还如何隐藏?”
众人闻听此言,虽亦觉李均所言,十分有理,但因为张诚此前的忠直形象深入人心,心底总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
李均遂趁势言之。
“这样,汝等即刻与我率军,合围张诚部,以试其心。
若他打死都不肯交出入他营中的通袁使者,孰忠孰奸,一目了然。
此贼必为当下形势所迫,而心向汉王者。
我等即刻诛之,以防不测。”
李均说着,还派心腹之人,将此间诸事通知高顺,诸将见他如此坦荡,怎不深信不疑?
众皆称均以为:“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