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嬷嬷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严肃,但看向林澜的眼神却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沈小主不必多礼,太后娘娘惦记着您的身子,特让老奴来看看。
见小主气色红润,娘娘也就放心了。”
“劳太后娘娘挂心,臣妾惶恐。”林澜恭敬地回答。
孙嬷嬷目光扫过整洁的庭院和规矩站立的宫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小主将这云霞殿打理得不错。
太后娘娘说了,您是个懂事知礼的孩子。如今既出来了,往日冤屈,自有水落石出之日,当前最要紧的是养好身子,莫要再劳神伤心。”
这话既是关怀,也是提醒。林澜听懂了太后的意思: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安心接受庇护。
“臣妾谨记太后娘娘教诲。”林澜垂首应道。
孙嬷嬷点点头,又压低了些声音:“皇上那边……小主也需耐心。
陛下是明君,心中自有乾坤。”说完,便告辞离去。
送走孙嬷嬷,林澜心中思绪翻腾。太后的庇护是真实的,但也是有限的。
她不能永远躲在太后的羽翼之下,皇帝的态度,依然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傍晚时分,林澜让小乖再次外出探查,重点是搜集关于巫蛊案残留的信息,以及贵妃那边的动静。
小乖出去后,林澜坐在书桌前,铺开一张纸,尝试将原主记忆中关于巫蛊案发生的细节、涉及的人员、时间线一一罗列出来。
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但她必须从中找出蛛丝马迹。
就在她凝神思索时,殿外传来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和太监尖细的通传声:“皇上驾到——”
林澜心中一惊,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走到殿门口迎接。
只见皇帝赵珩穿着一身玄色常服,负手走了进来。他并未带多少随从,只有贴身太监高公公跟在身后。
夕阳的余晖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更衬得他身姿挺拔,面容冷峻。
“臣妾参见皇上。”林澜依礼下拜,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这是她离开冷宫后,第一次正式面对这位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帝王。
赵珩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他没有立刻叫她起身,而是缓缓踱步,打量了一下云霞殿的布置。
“起来吧。”片刻后,他才淡淡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身子可好些了?”
“谢皇上关怀,臣妾已无大碍。”林澜站起身,垂眸敛目,姿态恭顺。
“太后很是惦念你。”赵珩走到主位坐下,高公公立刻奉上茶盏,“你救了太后,于国有功。”
“臣妾不敢居功,当时情急,只是本能反应,能帮上太后娘娘是臣妾的福分。”林澜回答得滴水不漏。
赵珩端起茶盏,轻轻拨弄着杯盖,殿内陷入一种微妙的沉默。
林澜能感觉到他那锐利的目光时不时落在自己身上,仿佛要将她从里到外看个透彻。
“朕听闻,你将这云霞殿管理得井井有条。”赵珩忽然换了个话题,“倒不像是个久病初愈之人。”
林澜心中警铃微作,这是在试探她是否在装病?还是另有所指?
她恭敬地回答:“回皇上,臣妾只是觉得,既蒙太后恩典得以安居,便不该荒废时日。
让身边人各司其职,殿内整洁有序,于养病也有益处。”
“哦?”赵珩挑眉,似乎对她的回答有些意外,“各司其职……说得不错。看来冷宫两年,并未磨去你沈家女的聪慧。”
他提到“沈家”,林澜的心猛地一紧。原主的家族因巫蛊案受到牵连,虽未满门抄斩,但也丢官罢爵,元气大伤。
赵珩此刻提起,是有意还是无心?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猫叫。是小乖回来了。
赵珩也听到了动静,目光转向窗口,恰好看到一抹白色的身影敏捷地消失在暮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