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学校的大四上半学期一向是轻松的,毕竟考研的考研,保研的保研,基本上都已经没课了。
圣辰大学例外,当真是四年如一日的忙。
杨家宁也不例外。
大三的时候第一阶段研发试验性测试出了问题,于是需要重新做实验。
一切推翻从头再来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每天泡在实验室里,泡在各种药物里,不停地合成,检测,分析,试验,复盘。
放在任何一个二十岁出头的人身上,整整两年,还要面对各种失败。
尤其杨家宁其实不光是一个学生,她还身兼军人这个职分,除非她放弃军队,彻底的弃军从文。
可是,可能吗?杨家是代代传承的将门世家,怎么可能,在她的手里断了?
她的骄傲,不允许。
她不可能完全脱离军队,哪怕是做军队文职。
她的骄傲,告诉她,你要坚持,要坚持到底,你都已经走了那么久了,这是你喜欢的事情,你不能放弃。
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是林忆那样的天才,大三上半学期也被一个研究卡了半年,更何况她呢?
她不是什么天才绝顶的人,她只知道,喜欢,就要坚持。
她是军人,第一品质就是,坚韧!
正因为她坚持了,这半年,收获颇丰。
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和导师的指点,废寝忘食的研究,还有林忆的点拨,她终于找出了中和药物中问题成分的物质,两项搭配,可以抵消药物的副作用,还能增强药效。她的药物通过了临床测试,获得了很好的反馈,已经成功上市了。
起初是在林氏旗下的药物公司上的。
但是后来,林忆专门给她去信,告诉她,让她自己准备开一个公司。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给杨家钱财上更大的支持。
杨家宁的妈妈李芸霏自己是有一个公司的,杨家算是一边从军一边从商,而杨家宁现在是一边军一边文,但早晚那有一天杨家的公司也会交在她手上。
杨家成为下四家,更多的是凭借杨皓宸的上将身份,换言之,杨家的财力其实没有那么雄厚。
林忆此举,是在给杨家铺路。
于是,杨家宁通过父亲和总统先生交接,最终决定景家入股,联合杨家一起合办药厂,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在景家,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在杨家。
一点散股都没有。
或者说,杨家宁也不需要那么多股东对她的公司指手画脚,甚至以权谋私,中饱私囊。
但凡公司有个什么资金短缺,林忆直接就能把窟窿填上。
林忆的37号楼毕竟每年还有20%的纯利润用于医疗行业,给杨家宁的公司填个窟窿一点问题没有。
至于开公司的事情,是景家二房的小公子,也就是总统先生二弟的孙子。
也是封铭的表哥。
两人对接公司事宜,杨家宁也开始培养自己的人,作为代理总裁,平日里负责公司运转。
她自己还有两种药物需要研发。
当初来青林医科大学是有任务在身的,要在学业期间研究出三种药物,如今被第一种直接耽误了整整三年半。
好在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是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另外两种药物不是一点都还没开始,进度也差不多有百分之三四十的样子,还有半年时间,应该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