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匣中的石板归于平静,不再发出任何声响。张鸣的手依旧按压在匣面之上,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呈现泛白之色。李碧莲静立于他身后,其指尖的黑气已被封灵符有效压制,然而掌心残留的丝丝寒意却久久未能消散。
他并未回头,只是低声吩咐道:“将北区晨课的钟谱调取出来。”
弟子领命迅速离去。不多时,一卷刻有律动符文的玉简便被呈了上来。张鸣将其放置于阵堂中央的祭台之上,随后指尖轻轻划过,灵力缓缓渗入其中。玉简之上随即浮现出层层波纹,与之前系统提示中
“钟声共振率
91。4%”
的数据一一对应。
“果然是它。”
他闭上双眼,系统瞬间从记忆宝库中调出古阵残篇
——
那是他于上古秘境
“星陨谷”
所获的《九重天罡录》残页,其中记载着一种可依据天时变化而移动阵眼的防御体系。此刻,两股信息在他的识海之中交汇融合:一边是敌方血纹与钟声之间隐秘的同步关系,另一边则是上古阵法中
“星移位、气自转”
的运转逻辑。
他睁开双眼,取出一枚无音符,稳稳地贴入铁匣内壁。就在符纸接触石板的瞬间,原本微弱跳动的血纹彻底陷入了沉寂。
“自此刻起,门派护山大阵正式进入重构阶段。”
张鸣缓缓起身,声音虽不高亢,却清晰地穿透了整个阵堂,“所有核心弟子,皆按我指令行事。”
众人迅速列队整齐站立。张鸣抬手,将残图投影于虚空之中。由血纹构成的阵纹缓缓旋转,清晰映照出护山大阵的九处薄弱节点。他逐一指出这些节点,每一处都与北区钟声的波动频率存在着微妙的耦合关系。
“此阵并非单纯的防御阵。”
他分析道,“他们正借助我们的灵流节奏,反向推演护山大阵的内部结构。”
一名弟子忍不住发问:“那我们还继续使用原来的地脉节点吗?”
“无需使用。”
张鸣果断摇头,“旧阵依赖固定灵枢,敌人已然掌握其规律。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让阵眼‘灵活’起来。”
说罢,他并指为剑,凌空划出九道轨迹。每一道轨迹都蕴含着冰火双属性灵力,相互交织形成螺旋状符线。与此同时,系统同步启动模拟推演程序,识海中迅速浮现出十二种布阵方案的详细演算过程。最终,一组数据被高亮锁定
——“冰火互济?九转天罡”。
“以《冰火双修经》为引导,结合星轨位移原理。”
张鸣耐心解释道,“如此一来,阵眼不再固定不变,而是会随着日月的升降、天地的潮汐自行迁移。即便敌人掌握了某一段规律,也无法预测下一刻的灵流走向。”
话音刚落,他取出九枚灵导玉简,分别放置在九方祭台之上。这些灵导玉简是通过系统资源兑换所得,专门用于灵力的中转与负荷的分摊。年轻弟子们围绕祭台有序站定,每人负责一道符文的刻印工作。
“开始。”
第一道符文由东侧弟子起笔。他以灵力凝聚成刃,在石台上小心翼翼地刻画。然而,刚进行到中途,符文突然剧烈震颤,一股暴烈的能量反向回涌。弟子闷哼一声,嘴角溢出鲜血,随即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