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一一看过众人,只见柴程叹了口气,许瑾是赞赏的目光,羏老微眯着眼似睡非醒,晓初也是直勾勾的盯着他。
当他的目光和晓初对视上后,只听得晓初说道:
“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于天斩钉截铁的回绝,随后语气稍稍缓和:
“我一个人行事方便,再者我需要你在这里照顾师母和林筱她们,这次我去药田,会顺带着采些药草回来,你带着济众堂的人,抓紧炼制丹药,让众人潜心修行,以备后面的危机。”
“好吧。”
晓初本想争取什么,却看到于天坚决的目光,只能不服气的嘟着嘴,气呼呼的说道。
看到晓初这副憋屈老实的模样,柴程和许瑾互相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奇。
“我们在百莽山的另外两处药田,其中一处在百莽山东侧,需要绕过一段山路,穿过一条两山相对的一线天…”
柴程见状说着拿出纸笔,直接将另外两处药田的位置,画给于天。
于天听完,确认了一下方位,了解了一些细节,也不拖拉,直接辞别众人,一个人悄摸的奔出清河庄,向着百莽山深处行去。
按照柴程的图纸方位,于天绕过一段山路,找到两山夹缝中的一线天,先是闻到一股清风夹送的清香。
随即转过一个山头,就被一股浓郁的药香所淹没,于天也是看到了这片药田。
这片药田有十来亩地的大小,其中有密有稀,是按照各种药草的习性种植的,于天大概巡视了一番。
各种药草都处理的专业,并且长势良好,大多都是一些常用的药品,又容易养活,所以才在次集中规模的养殖。
药田边上有一排房屋,其中空无一人,里面除了必要的生活设施外,就是存放着各种农用的工具和设备。
但转过这片集中的药田,在一处临近悬崖之地,有东南的风从山谷中吹来,并且此地有向往之利,倒是种植着一些地阶药草,甚至还有一棵天阶的。
只不过天阶的药草,除了生长周期极长外,也需要精心的养护,尤其像这种是移植过来的,更加需要随时观察生长动向,来及时的培土调整。
而这一棵不知道怎么回事,叶子已经有些蔫卷,或许是日头过剩的缘故。
不过还好,于天及时发现,尤其心疼的北凛亲自上手,用灵萃草的汁液兑上一定比例的水,擦拭在叶子表面,让其吸收润泽。
再者用这种液汁,将周围土壤的湿度保持在70%左右,这样这棵植物可以自行的恢复。
但后续还是需要紧跟着天气和周围环境的变化,适时的做出调整。
于天大概检查了一遍,又按照成熟度和需求,采集了一些药草,一切处理妥当,发现并无其他异常后,便转身离开。
另一处他要去到的药田,得往百莽山深处行去行去,首先他得找到一块名叫猪叫石的石头。
其中《乾州志》有云:
出乾州北门,循百莽山脊行数十里,折而正东,见一高峰耸峙。
复向峰蜿蜒而进,越两峰,右侧峰上有落水山涧。
其地群山环抱,峰峦突兀,层岩叠嶂。山松繁茂,郁郁苍苍,四季如春。白云缭绕,山风拂拂,百鸟争鸣,日光照霞,景致如诗如画。
其中伏有一石,名为猪叫。
石体呈紫红色,头西尾东斜嵌崖下沃土,裸露地面部分为方圆状,微翘,高、宽各三丈,厚二丈,地上裸露约四立方米。
猪叫石上接悬崖峭壁,危崖倒悬,状若斧劈刀削。
细缝中松柏荆棘横生,枝干遒劲,枝叶茂密,彰显顽强生机。周匝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清幽静谧,凉爽宜人。
相传此石每逢天下有事,必发声预警,大事则大叫,小事则小叫。
石鸣时以手抚之有微颤感,近前有响动则声戛然而止,待静后复鸣。其声有动感,似猪在石内奔跑鸣叫,音忽高忽低,一次可鸣百余声。
猪叫石不仅能应验大小诸事,还可消灾避难。游人若在石前默诉忧虑,石必保佑平安。
故众人闻此石之名,不惜跋涉千山万水,历尽艰辛而来,只为一睹其真容,并借机于石前祈福。
这便是关于猪叫石的记载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