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唐侦察兵笔趣阁免费阅读全文无弹窗 > 第281部分(第1页)

第281部分(第1页)

李治的年号比较驳杂,起先是永徽,用了六年。永徽六年的时候,武媚娘被册立为皇后,故第二年改元显庆。从显庆二年灭亡西突厥,朝廷腾出手来,便开始收拾这南洋舰队。

这一仗,一打,便打了三年。

其间,苏定方任安西都护,领军进攻羊同;程咬金任青海道行军大总管,令五万大军从吐谷浑出发,进攻吐蕃。从永徽四年开始,一直到显庆二年,西突厥灭亡,再到显庆六年,也是龙朔元年,整个西域、青海、吐蕃,炮声未曾断过。

待龙朔元年灭亡吐蕃、羊同、唐旌之时,大唐已经连续打了八年的仗了。这八年来,灭亡西突厥及昭武诸国,还有吐蕃,使得自贞观十九年至永徽四年这近十年时间积攒下来的财富挥霍大半,国库一下子瘪了不少。

显庆二年,张继被张允文塞到了战船之上,送到了剿灭南洋叛军的舰队之中,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海上生活。而张继,在海上也确实表现不错,经过两年打拼,终于得到舰队总管的承认,掌管了一艘战船。

如今的大唐战船,虽然亦是海鹘战船的样式,但是,火炮已经被成功的搬上来战船,作为最有力的进攻武器。正是这种装备火炮的战舰,在和南洋叛军正面对抗之时,大败之。不过南洋叛军凭借着地利优势和与当地人的密切关系,一直和唐军周旋着。

如今,张继对面的那十余艘战船,便是叛军的最后军力。

“瞄准——放!”随着张继宏亮的吼声,七八门火炮再次喷出来一道道火舌来。

显庆五年,南洋叛军悉平。朝廷于南洋置南洋道,设十七州。选派按察使、州刺史,直接将其纳入大唐疆域之中。

对外的一系列辉煌胜利依旧掩盖不住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从永徽四年开始,一系列权力争斗在大唐内部上演着。

******

此书即将完毕,所以俺有些懒了,更新不常,还望见谅!争取及早完成。另外说个杯具的事,前天收到年会邀请,今天才看到,却已经晚了,名单已经报上去,杯具啊!

第五百一十一章 政局变幻

毫无疑问,长孙无忌作为首席托孤大臣,其权柄不可谓不大,用权势滔天来形容,亦不为过。在朝会之上,往往是长孙无忌赞同的事情,就没人敢反对,而他反对的事情,也没人敢赞同。一份奏章,只要长孙无忌通过了,那就等于李治和群臣通过了。

虽然他权势滔天,但是,迄今为止,他还从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反倒是尽心尽力的操持这大唐帝国的一切。

每每想起李世民临终之前将李治交给自己,长孙无忌便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不敢不尽心尽力。

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长孙无忌对手握权柄的感觉渐渐沉迷了。虽然在朝中是他说了算,但是,长孙无忌还是决定将一些碍眼的人排除掉。

永徽四年,房玄龄二子房遗爱与其兄房遗直争夺房家家产。按照唐律,房玄龄的爵位和财产都应该归房遗直继承。然而,房遗爱在李世民尚未离世之前,便仗着李世民对他的宠爱,开始与其兄争夺家产。而当年房玄龄离世之前,李世民又曾亲口下令,将高阳公主尚与房遗爱。

所以,房遗爱依仗皇室的宠爱,在和房遗直争夺家产之时,寸步不让。

这种争夺很快便演变成了集团之间的争斗。房遗直是个君子,在朝中担任一个七品小官,但是,有魏征之子魏叔玉等一帮志气相投之士。而房遗爱,作为曾经魏王一党的成员,与柴令武等一帮李泰余党相交甚密。

房遗爱等人在一次集会之时,口中无意间说了一些对当今圣上不满的话语,继而怀念起当初在魏王手下做事时的光景来,这立刻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有人将此事报告给长孙无忌。长孙无忌闻言,冷然一笑。他知道,机会来了。

在长孙无忌的运作之下,有官员弹劾房遗爱口出悖言,涉嫌谋反。李治只好让鸿胪寺少卿来彻查此事。

随着调查的渐渐深入,数名人证出来指证房遗爱。这一下子,房遗爱等人脱不了干系了。

而长孙无忌继续拷问诸人,指示那些被关押在大牢中的人胡乱攀咬,李恪、李道宗、李道玄、李元景等一大批皇室宗亲尽被这些人攀咬住。

面对这种情况,李绩却是沉默不动,不管闲事。张允文终于坐不住了,上门拜访长孙无忌却被拒之门外之后,立刻前往皇宫,和李治、武媚娘商议此事。

虽然长孙无忌还没有将此事禀报上来,但是张允文已经得知了。

张允文对李治说道:“吴王英果,素为长孙大人所忌;道宗、道玄二位王爷乃是国之大将,陛下临终托孤,微臣与之等执掌北衙大军,以保关中安宁,岂可轻动?且二人与长孙大人素有罅隙,乃成今日之祸,不可听之任之!”

旁边的武媚娘也跟着帮腔。在李治点头之后,张允文动用了调查院的手段,将那些胡乱攀咬的供词尽数销毁,并且悄然传话于房遗爱、柴令武等人,说是若是想要活命,不要胡乱攀咬。

听了这话,这些人不由犹豫起来。

后来在鸿胪寺的人上奏调查结果时,却发现供词不在,案犯反口。长孙无忌面沉如水,公然说道:“此案尚有疑点,单凭如此些人,如何谋反?定有同党勾连!微臣建议,重审此案,以正视听!”

此言一出,李治的脸也顿时沉了下来,他沉声道:“长孙大人,朕看此事不必再查了!既然已经如此,那就这样这样吧!”

而褚遂良赶紧上来为长孙无忌帮腔,说道:“陛下,微臣亦认为此事尚有未解之处,如谋反之时如何发动,何人以作呼应,等等,所以,还请陛下下令,重审此案!“

见到这种情形,张允文只好让王玄策、张文瓘等人出面,反驳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由于李治听信张允文话语在先,所以,李治对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话语不以为然。

最终,房遗爱等人被判流放岭南,远没有达到长孙无忌想要的效果。

至此,长孙无忌恨上了张允文及其身边之人,一有机会,便大加攻击。

一年之后,李治在朝会之上,提出立武媚娘为皇后。这个建议遭到了王家官员为代表的山东士族和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朝中,只有身为武媚娘义兄的张允文明确支持。就连张文瓘的态度都是模棱两可。

但是,有张允文在外朝为其张目,而后宫方面,武媚娘的手段又没的说,几次下来,直让李治立武媚娘为后之心,更加坚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