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丫鬟看到张允文时,不由得会格外的尊敬。
到达内院的时候,只见内院的一道门边站立着两名吐蕃汉子,他们正守在大门边,注视着慢慢过来的张允文。
张允文丝毫不顾及二人的目光,直接往里面走去。那二人刚想伸手来拦,张允文冷冷的说道:“怎么,想动手?”
这两名粗通汉话的吐蕃人顿时讪讪收回手,让出一道路来。他们可不愿与张允文动手。这儿是人家的地盘,无论是打赢打输,最后输的总是自己。
进入后院,张允文便看见禄东赞正坐在庭院的石凳之上,手中拿着一盏茶水,慢慢的喝着。
“呵呵,大相好雅兴啊!”张允文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禄东赞对面的石凳坐下。
禄东赞放下茶杯:“哦,原来是张将军!今日风高气爽的,张将军怎么到老夫这儿来了?”
“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日过来,是为了和大相商量一件事情!”张允文看着脸上带笑的禄东赞,口中说道。
“哦?什么事值得张将军亲自跑一趟啊?”禄东赞露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
张允文看了看四周,笑着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希望大相能够在长安定居下来!”
禄东赞一怔,不由放下手中茶盏。
“大相在长安盘桓数月,想必已是深知长安繁华了,既是如此,那就干脆留居长安,不要再回吐蕃那苦寒之地了!若是大相答应,这处驿馆便是大相的宅邸了!”
禄东赞听得这话,心头却是非常疑惑,这张允文定是大唐皇帝派过来的,他的意思也就是大唐皇帝的意思。叫自己留居长安,这是为何啊?难道有什么图谋不成?
想到这里,禄东赞微笑着摇摇头:“张将军好意,老夫心领了,可老夫一家老小尽在吐蕃,如何能长留在长安啊!再说了,吐蕃那是老夫故乡,你们汉人讲叶落归根,老臣还是想着落根吐蕃啊!”
张允文早就知道这禄东赞定会拒绝,当下从小腿处抽出军刀来,慢慢的修理着指甲,脸上满是笑意,口中却说道:“若是我定要让大相留在长安你?”
禄东赞看着张允文手中寒光闪烁的匕首,沉默片刻,却是轻笑一声:“老夫还是要走!若是张将军不让老夫回吐蕃,恐怕赞普也会派人来接老夫的!”
张允文头也不抬的说道:“不可能了,你家赞普已经战死松州了。对了,顺便再说一句,今日传来消息,松州会战,你吐蕃二十万大军阵亡两万,投降五万,其余逃回吐蕃去了!”
禄东赞闻言,身体一震,猛地放下手中茶盏,站起身来,对着阵亡吼道:“不可能!我吐蕃大军共有二十万之众,你们唐军也不过五万人,怎么可能打出这样的结果来!我家赞普,我家赞普……”
张允文看着禄东赞如此失态的样子,心头不由微微一叹,脸上却是露出笑容来:“事实便是如此,有什么不可能的!大相并非将军,怎知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可不是靠什么人数便能决定胜利的!想当初虎牢关之战,我家陛下以三千铁甲,硬冲十万人的军阵,竟能获得大胜,你吐蕃战败,又有什么不可能的?至于你家赞普,呵呵,刚才说了战场局势,风云变化,难以预料。你家赞普既然上了战场,就得有战死的准备!”
禄东赞呆呆的坐回石凳之上,垂下脑袋,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张允文见禄东赞不说话,也不出言。
片刻之后,禄东赞忽然道:“所以你们想把我留在长安?”
张允文惊讶于这禄东赞过硬的心理素质,骤然听闻大军失败,赞普战死的消息,他竟然能这般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并且做出判断来。一听禄东赞的问话,张允文便知道他已经猜测到自己将他留在长安的目的,当下点点头:“不错,正是因为大相你雄才伟略,这才要让大相留在长安!”
禄东赞抬起头,嘴角处泛起一丝苦笑来:“老夫不知是该为大如此重视老夫而感到高兴,还是因留在长安,再也不能返回吐蕃而感到伤心!嗯,若是老夫不答应留在长安,恐怕不久之后便会化作白骨一堆吧!”
张允文笑了一下:“我大唐乃是仁义之邦,若是大相想回吐蕃,大唐也不会阻拦,不过嘛,这路上遇上什么马贼盗匪的,丢了性命可不关大唐什么事儿啊!”
禄东赞再次苦笑一声,轻轻的摇着脑袋,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既然已经定了下来,张将军却还要跑上一趟,不会只是为了告诉老夫此事吧!”
“呵呵,大相果然料事如神,我正是有一件事情希望大相能帮忙来做!”张允文满脸笑容的收起匕首。
“什么事?”
“明日朝会,朝中文武还有各国使者都将齐聚太极殿,烦劳大相明日能在朝会之上,向陛下请求长居长安!”
“什么!”禄东赞吃惊的说道。惊讶过后,沉默一下,平静的说道:“好吧,明日老夫便在朝会之上向大唐皇帝陛下请求久居长安!”
和聪明人谈话就是轻松。张允文微微一笑,起身往外走去。走了几步,张允文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过身来:“对了,大相啊,这使团之中,共有二十五人,其中哪些人是绝对不会留在长安啊?”
禄东赞闻言,顿时紧张的说道:“你们想要留的是老夫,干这些人什么事?”
张允文点点头:“好吧,那你让他们全都留在长安吧!”
说完,张允文迈步出了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