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 第40章 六部九卿同审门达抄家定斩40(第1页)

第40章 六部九卿同审门达抄家定斩40(第1页)

广东的盐商杨成乾吃了一个闷亏,一趟损失一万五千包盐,还不能明说。同时,还被广西总兵陈敬摆了一道,搭进去一个黄三。杨成乾也不是认怂的主,他要把陈敬、郝老四、侯犬,一块儿收拾了。

杨成乾的背后是信安商会,信安商会掌握着大明朝约三分之一的商贸往来,商号遍及浙江、湖广、江西、广东、福建和南直隶六省,而这六个省,又贡献了大明朝三分之二还多的赋税。商人的地位很低,但信安商会对朝廷有极大的影响力。不但在经济上施加影响,信安商会所在的家族,仅仅南方这六省,出仕的官员,寄生的幕僚,完全可以和北方分庭抗礼。杨成乾向会长汇报了自己的损失,请会长帮他一个忙:他要借机控制广东进入广西后的水路运输,进一步涉足浔州府到桂林府,乃至整个广西的生意。

杨成乾的想法和会长不谋而合。

信安商会最大的“障碍”是金山马帮,金山马帮控制着北方和边境的贸易。南方虽然富庶,但金山马帮所经营的边境贸易,利润高到离谱,他们做梦都想涉足。最难受的是,金山马帮长期控制漕运,对信安商会“北上”有致命的钳制作用。信安商会的目标是,控制漕运,控制全国盐业,参与边境贸易,开海运。

金山马帮的手段非常简单,也非常有效。控制漕运,南方的货从杭州起运,就开始归他们管。控制解州盐场、长芦盐场,再控制四川井盐,南方的盐商几乎没有对话资格。控制茶叶、马匹等大宗边境贸易,南方商人很难涉足,多数是转手给北方。禁海运,南方的船只能走运河,更不可能出海。

所以,控制广东进广西及广西省内的水运,商路向西延伸,本就是信安商会的一个小目标。信安商会推动本籍的官员,在京城集中上奏,形成“广西匪患,非剿不可”的舆论形式。

剿匪,本就该剿,只是何时出兵的问题。这些官员的上奏,没有任何瑕疵,绝对的忠君爱国。

朱见深摄政初时,就了解到广西匪患的情况,因为父皇病重的原因,不能最终决策,已搁置甚久。内阁及兵部的临时方案为:先抚后剿!而眼下的悬赏、固守,这自然不是长久之计。朱见深传阁臣李贤陈文彭时和兵部尚书马昂来商议此事。

朱见深说:“李阁老,这些都是部分在京官员和广东、广西地方官员上的奏章,请朝廷尽快出兵,往广西剿匪。但是,父皇梓宫尚未入陵,我不想轻启兵端。”

李贤说:“殿下仁孝,臣等感佩。殿下所虑,也合情合理。眼下,有两大要务,一是大行皇帝丧仪,一是殿下即皇帝位。广西匪患,仍可按照原方案,先选调军马,筹备粮草,再令百官举荐领兵之将。待京城事稍安,再发兵广西。如此两便。”

朱见深说:“选调军马,着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去办,从京军中遴选五万人。粮草事宜,户部去办。均一月为期。领兵之将,人人都可举荐,用人唯贤,不避亲疏,三日内上报。”

这些人同时说:“臣等领旨。”

李贤说:“殿下,大行皇帝丧仪已按典章执行。现有百官俱奏,请殿下,早日即位。”

四个人同时说:“请殿下,早日即位!”

“即位之事,容后再议。可待父皇梓宫入陵后,择期再定。”

此刻,皇太子朱见深的案几上,已有在京文武百官的三次进劝即位奏表。李贤说:“臣等奉先皇遗诏,辅佐殿下,以登大位。殿下即位,上乃天命所归,下有百官拥戴,实乃大明亿万百姓之福!国事繁巨,请殿下早日君临天下,匡正社稷,安境抚民。”

朱见深知道该走的流程,基本都过了,说:“既然文武百官,期以深望,我亦当不负所托。我决定,谨遵父皇遗命,即皇帝位。请礼部,择期。”

“臣等领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语出自《礼记·中庸》。这句话,王伦在内书堂读书时,钱溥就给他讲过。虽然说朱见深即皇帝位是板上钉钉的事,但王伦想把朝局“捋一捋”,毕竟他是司礼监未来的“大珰”。这段时间,钱溥、万安、李泰和刘珝四人,以东宫学士身份,为太子朱见深襄理政务,四人被称为“小内阁”。

王伦瞅朱见深不在的时间,就想召集一个“小范围会议”。王伦沏好茶,招呼着,“各位师傅,忙了一天,稍事休息,上好的龙井沏好了,喝茶,喝茶。”

钱溥和其他人互相交换了眼神,就放下手上的工作,说:“喝茶喝茶,休息一会儿也好。”中厅两侧共有四把椅子,钱溥、万安、李泰和刘珝四人既是皇太子的侍读老师,也是王伦的内书堂老师,此刻王伦只有站着说话的份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