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记得导览员当时曾说过,在大夏中后期,水动纺织机遍布全国,促成了蒸汽机的出现。但水动纺织机的发明者,始终是众说纷纭,缺乏考古实物佐证理论推测,因此迟迟不能定论。
蜡封卷轴里的图纸,就似一块遗落已久的拼图,完美地对上了大夏史中残缺的那一页。典籍文书加上考古证物,关于大夏朝工业革新的起始脉络,从此尘埃落定。
沈珏不得yhdj不用一种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阁楼中的旧货架。
这个货架,是一个跨时空的交易场所吗?
——不,不是那样。
这个想法一出,马上被他自己否定。
起初搁置在货架里的东西,是一口铁锅,和一套某宝入手的汉服。
后来被他放进去的,则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即刊杂志。
要多不值钱,就有多不值钱。
这些平凡杂物被虚空吞噬,送回来的却是价值连城的红宝石纯金怀表,以及在考古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孤品图纸。
没有这样不平等的买卖,因此不是交易。
那么,是交换吗?
每一次的馈赠,都在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帮助月满书屋迈进一个新的阶段,发展得更繁荣更好。
就好像冥冥之中,有某个意识在庇荫着这间小书屋似的。
还好顾虑着父母的心情,没急着把月满书屋转租掉,沈珏不觉有些恍然。
递交两件文物后,月满书屋俨然已成了林州市地方上小有名气的文化沙龙。吵闹喧嚣中,深秋走了,凛冬到来。学生临考,圣诞元旦接踵而至,是个读书看书的淡季。
月满书屋的生意在寒冷的冬天稍微低迷了些,但细算起来,也没有太受影响。品牌打出去了,就是有这样的好处,无论淡季旺季,至少能够旱涝保收。
不好的一面则是,新闻八卦太多,沈珏的手机上,成天地收到各色不明号码打来的推销、自荐电话。初时沈珏尚有心情接这些奇葩电话,听听他们要表演些什么。后来他也烦了,干脆一键将这些可疑的来电全部屏蔽,落得清静。
但有一个电话,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屏的。那就是金锡铖,他的好二叔。
月满书屋生意越好,名气越大,金锡铖的关心就越是密切热忱。
“我这有一个朋友,手上有好些便宜的进货渠道,我把他微信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