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心虽然不错,但妄自揣度一番以后,她就把路给走偏了。
但这并不能怪她。要怪,还是得怪祝锦宸口风太严,心中盘算,半分都没透漏给她知道。
其实柳如莺从昭华号起家时,就带着好几个姐妹来投奔祝锦宸,又随他一路远赴琼江,助他将昭华号打理起来,不折不扣担得起一个“联合创始人”的身份。但不知为何,祝锦宸有意无意,老是就看不到这一点。
柳如莺在他眼中,仍然接近一个姐妹会会长的定位,而不是一个能够和他并肩作战的商业伙伴。所以现在遇着前路风雨,他也没想到应该与柳如莺通一通气,听一听她的想法,仍是自个儿独断专行,把所有决定都做完了。
朝堂上风起云涌,柳如莺全都不知晓。她这个老实人,还在那里苦苦思索,想要找个好办法让祝锦宸重新振作。
生意经验上,她自觉不如三公子;但她又积极又勤快,只要想到了,就没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此事既因天工海市而起,那么解决之道,还得往那些纺织机身上去找。
这样琢磨着,她就想到一个好办法——
为什么不去走访一轮那些拿到说明书的工匠,问问他们的想法呢?
走访之下,结果倒是非常喜人。
要还原原版的纺织机,对工件的精度要求较高,不太好做。但水轮和传动系统的原理逻辑,倒是比较好复刻。
乡下田间,已有工匠根据纺织机的传动系,制作出了新式的水车;一些磨坊中,安装上了水力驱动系统。也有那么几个艺高人胆大的木匠,自己攒了一套班子,硬是要将这纺织机造出来。
逐一整理好收集到的情况,柳如莺的心中,也逐渐明快起来。
如果能看到自己的发明创造在更多人手中开花结果,知道心血没有白白付诸东流,想必三公子也能振奋精神,不会再那么颓废了!
做完万全准备,背下一肚子苦谏之词,算好祝锦宸人在宅邸中的日子,柳如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碰响了园林工场的门环。
出来开门的是祝锦宸本人。他没料到柳如莺会找上门来,脸上流露出一丝尴尬,差点就想把门关上。
柳如莺:!?
什么情况?果然有鬼!
祝锦宸堵在门前:“昭华号出什么事了?”
柳如莺眼珠一转,浮想联翩:“三公子,我是不是……打扰到你……”
祝锦宸瞧着柳如莺透着八卦的视线,知道她绝对联想到不该想的地方去了。他犹豫了一下,冷不丁想到,手头上在忙的事情,可能需要柳如莺的帮助,终于不情不愿地让开了一条道,放柳如莺进了门。
柳如莺跟着祝锦宸,一路走到后花园那块曾经拿来装配纺织机的空地。还没走到,她就捂着嘴尖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