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知苡,多少年没见了?”南恩和突然想到了方诺,问他。
苏知易目光望向远处,沉思了片刻。“从未见过。我一岁多就被师傅带去了易居,那个时候,妹妹还尚未出世。”
南恩和疑问:“为何把你送走,那么小的年纪,你父母怎能放心?”
“大概命运就是如此。知与不知,没有任何意义。”
“你应该并不记得你父母的样子。”
“他们来过易居,只是我并未见他们。他们离开时,我从侧门看过。”苏知易将手里烤好的蘑菇递给他,仍旧不忘叮嘱:“小心烫。”
南恩和接过烤串,咬了一口,别说味道还真不错。
明明就只是拿在火上烤烤,也能跟别人做出的味道不一样。“要吃吗,你也尝一个,很好吃。”他把其中一串递给他,苏知易接过。想到父母,神情不免伤感。
“等安定好以后,我陪你去找他们。”南恩和把烤蘑菇全部撸进嘴巴里,故意跳转话题,引开他的注意力。
“哇,好好吃这个!什么佐料都不加都比烧烤店的好吃。”
苏知易知道他的心思,便不在他面前纠结父母的事。
“时辰不早了,我们继续赶路。”
南恩和不放心地看着他,“你的体力?”
“无妨。趁落日之前,我们须尽快赶回府中。”
南恩和突然拉住了他的胳膊。目光坚定地看着他:“这样一起,会更暖也更省力。易先生要是觉得不自在,等到山下,我再放开。”
苏知易没有拒绝。
半山往下,越来越没了积雪。虽是落日前,气温也比山上暖了许多。
许是俩人相互照应着确实可以驱走严寒,结伴走下山来,并未再觉得体力再有枯竭不支。
城中的百姓人群熙攘,一派国泰民安繁荣的景象。这晚恰巧是是荆州一年一度的水灯节。顾名思义,就是水上放花灯的庆祝仪式。
从舜义建朝开始,荆州百姓就有了这个祭水神的习俗。
荆州城四面环水,百姓多靠船运打渔为生,水神在当地是最有公信力的象征。规模之盛大,胜过一年中任何一个风俗节日。
南恩和自然是第一次见这种景致。只见环山的山海处处灯光点点,虽是寒冬腊月的极寒天气,也丝毫未退减百姓的热情。
路边小摊小贩更是热情洋溢,招呼着前来买灯的男女老少,小孩子更是追逐打闹,欢声笑语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