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特别热衷于腌菜,萝卜也好,白菜也好,秋里各种老菜梆子都好,晒干或是腌制,要不然菜永远都不够吃。
谁知道晚上铁柱送鱼的时候,还带回来一蛇皮袋子别的,“不重,也不知道是什么,说是老四特意叫留着带回来的。”
什么呀?
桐桐打开一看,是一袋子秋豌豆,还正嫩着呢。
她爱吃这个,在水里煮了之后就这么吃豆子,又绵又软,最好吃了。
韩翠娥对这个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在灶上给桐桐煮着,又递了包子过去,“吃吧,老四都带回来了。”
“我真吃过了。”桐桐说着就看四爷,四爷接了之后往出走,“我给老城巷子送去。”
反正家里就是这么投喂金中州的,有点好吃的光明正大的给送去。四爷每月月初给五块钱,他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吃喝不愁的。生产队看着四爷的面子也不给他安排重活,一天一天的悠哉悠哉的过。
四爷去送的时候,又是一屋子的老头。打牌嚼豆子,乌烟瘴气的。
金中州出来把包子一吃,低声问四爷:“上次你拿来的茶叶……还有没有?”
茶叶?四爷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金中州说的是桐桐自己做的枣叶茶。
春上的时候家里的枣树发芽了,她整天去气象哨,那地方土崖上长了许多酸枣树,抬手就能摘到。一天一布兜,路过的时候顺便摘下来的。这就是采摘麻烦、扎手,制作起来费时间,但泡出来的茶水也是黄绿黄绿的,味道也还行。
之前金中州提了几次,说是江家的砖茶特别好喝。可现在从哪弄砖茶去?那玩意是云贵自做的,也就是江家的儿子当兵,从当地的老乡手中买的人家自己做的茶砖。市面上也有茶厂出来的茶砖,但没人用心生产的结果就是茶砖质量堪忧。
之前朱有为给了一块茶砖,打开之后四爷就放弃喝了。太粗糙了,反而不如人家农家自己偷着做的那种。后来,干脆就放小会议室,只说是朱有为叫捎带回来的。给朱有为做了人情了。
他自己都不喝,能拿来叫金中州喝吗?去外面买吧,像是购销社卖的那种茶梗、碎茶沫子,也得在一两块钱一斤,没有副食品票一样是买不到的。桐桐倒是尝试着想买好的茶叶,可是在百货商店问了,一斤大红袍十八!
对于月工资二十来块钱的人来说,喝大红袍真的喝不起。
然后家里就一直喝自己做的茶,北方没有茶叶,就用别的替代。家里像是枣叶茶、桑叶茶、柿叶茶、银杏叶茶、蒲公英茶。桐桐觉得枣叶茶比较适合金中州,那就先拿去一些叫他喝着吧。
并没有告知他那是什么茶,然后喝了之后还想要?
可一次给了你三四斤吧!鲜茶叶做成干茶叶,三四斤不老少呢。一般是四比一的比例,三四斤干茶,得需要十三四斤鲜叶子。这叶子不能是老的,得是那种才冒出来的嫩芽芽,一点点大。得在满是刺的酸枣树上摘下来,十三四斤这个东西,容易吗?回来又是各种炒制,怕潮湿长霉,折腾个没完。
结果这才多长时间,喝完了?
四爷笑了一下,“有!回头给你送来。”枣叶茶你是再别想了,不用问都知道,又不知道散给什么人了。
桐桐就指了指挂着的布袋子,“蒲公英茶,那玩意野的很,要多少有多少。柿子叶,拿袋子直接撸下来的,也不费劲。爱给人给人去呗,就是花了一点功夫。”
不能给的多了!给的多了他转手送完了,撑不到明年再做糟践完了怎么办?
取了麻纸,包了一斤左右的量,就这些了。
出门瞧-->>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