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听到婆母如此指摘,身为媳妇的必定会羞得无地自容才对啊,可这位郡主娘娘倒是大方得很,脸上连点儿红晕都没有。
裴氏觉得,她这个儿媳妇的脸皮简直厚比城墙。
吴氏也放下了掩口的手,看向傅珺的眼神里带着几分不可思议。
傅珺只以茶水略沾了沾唇,复又搁下了茶盏。
她一点没意识到裴氏方才向她放了大招,更没意识到她此刻的气定神闲,瞧在旁人眼中是何等的惊世骇俗。她这个现代人的芯子,在此类事情上的开放程度不是古代女子可比的。
直到察觉屋中气氛有些异样,傅珺方抬起头扫了一眼,见裴氏面色阴沉,吴氏满脸讶然,两个人都一个劲儿地盯着她看,她不由心下狐疑,笑着问道:“母亲还有别的事吩咐么?”
裴氏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眼前之人刀枪不入,裴氏的脑回路又有些忙不过来了。
见裴氏说无事,傅珺便也不打算继续呆在这里了。她站起身来告了个罪,便带人离开了素心
第621章
从素心馆往临清阁要先经过一道穿堂,傅珺方才踏上穿堂的青砖地,便听身后有人唤:“三婶婶,请留步。”
随着这声微有些稚嫩的呼唤,孟翀的身影很快便出现在了穿堂前的石子小径上。傅珺转首看去,却见他似是一路疾行而来的,行至傅珺跟前时喘息犹自未平。
傅珺向他打量了两眼,见他的额上有些汗迹,双颊因跑动而泛出微红,那双属于孩子的明澈眼睛此刻正凝在傅珺的身上。
“唤我有何事?”傅珺和颜悦色地问道。
孟翀停了一会,喘了两口气,方才趋前两步向傅珺躬了躬身,抬起头来时,眼中含着一丝恳求之色,道:“三婶婶,若是您去了宫里,可否去瞧瞧二姐姐?”
闻听此言,傅珺心下极为讶然。
在她的印象中,孟翀是个标准的小公子哥儿,完全不通人情世故。可看他此刻的表现,却似是很关心自己的嫡姐,还懂得求傅珺帮着进宫照看。
面对一个七岁孩子的请求,傅珺自不好直言相拒。
她想了一想,便蹲下了身子,双眸平视着孟翀,语声柔和地道:“若觐见之时能遇见三公主,我自会去瞧瞧二姑娘的。只是我并不能保证。宫里规矩大,不是想见谁就立刻能见到的,这一点想你也明白。”
孟翀明亮的眼睛黯淡了下去,眼神中有着明显的失望。不过他很快便又打起了精神,笑着躬身道:“侄儿先谢三婶婶。”
并没有再继续强求。甚至连失望亦只是一掠而过。
傅珺倒觉得这孩子进了趟宫,人变得顺眼多了,于是她便又向他笑了笑,和声道:“你的事儿三婶婶记下了。”
见傅珺态度和蔼,孟翀的脸上便又有了笑容,用力点头道:“嗯,侄儿不耽搁三婶婶了,先行告退。”说罢他便向傅珺揖了个手,带着人步出了穿堂。
待他们行得远了,涉江便轻声道:“是二太太。”
傅珺点了点头。并未说话。沈妈妈已是满脸的不喜。蹙眉道:“她自没脸来,便叫上了旁人。”
傅珺摇头笑了笑。
进宫这事还要等选秀的事情定下来才好说。况且,傅珺很怀疑皇后会不会如裴氏以为的那般黯然神伤。在她看来,这位皇后娘娘也是个妙人。国公府的人只怕都看走了眼。
日子便在等待中平静地滑了过去。夏末的余温渐渐消散。秋意却日渐浓厚了起来。
选秀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虽然礼部始终没有得到内阁的授意,但那些府中有适龄女子的人家。皆不约而同地放缓了议亲的速度。
今上自登基以来,其执政能力日益受到朝臣称道。虽大汉朝从不搞一人独大的孤家寡人,内阁、通政司、六部、六科互为掣肘,国事一向是以较为客观开明的方式议定。然,到底皇帝也在其中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一个明君所带来的影响,于整个国家而言都是积极有益的。
如今,刘筠已具明君之态,至少可保刘氏皇朝往后数十年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