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
“为了促成和谈,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还请公公以钦差的名义,亲自前往云南曲靖一趟,并向当地文武官员,传达朝廷和谈的意思。”
“不需要明发上谕,只需公公以钦差身份,私下暗示即可。”
“想必那些地方官员,会明白其中利害,暂时保持克制。”
龚卫华闻言,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这……赵主事,非是咱家不愿。”
“只是这和谈一事,本就是皇爷密旨,朝中诸臣,一概不知。”
“要是咱家贸然前往曲靖,将此事透露给地方官员,万一传扬开来,恐怕会激起朝中非议。”
“弹劾的奏章,怕是立刻就要堆满皇爷的案头啊……”
龚卫华也不敢轻易开口,他深知此事风险,万一处理不好,他就得沦为替罪羊。
赵胜闻言摆摆手,故作轻松道:
“公公多虑了,此事并不难办。”
“不需要您明说,您只需要借巡视地方、宣慰军民的由头,暗示他们近期朝廷或有方略变动。”
“让他们谨守疆界,勿要轻启边衅即可。”
“再说了,云南山高路远,消息一时半会儿也传不出去。”
“届时,公公便是促成和谈、消弭边患的首功之臣!”
听了这话,龚卫华沉默不语,心中挣扎不已。
他这趟出来前,皇上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但其中意思也清楚。
如果谈不成,也要尽力拖延和谈时间,牵制四川叛军,为朝廷中原剿匪争取时间。
但如果自己能真的谈成,哪怕只是暂时的停战,那也是大功一件。
再加上最近这十天,成都官员态度的大转变,以及赵胜此刻提出的问题,都让他已经笃定,四川方面是真的有意和谈,至少是愿意暂时停战的。
去曲靖走一遭,虽然有些风险,但如果能确保后方无事,自己回去也好交差。
毕竟,“首功之臣”这四个大字,可是让他眼馋得紧。
权衡利弊后,龚卫华最终下定了决心,重重点头:
“行!那就依赵主事所言。”
“咱家先派人将消息送回京师,禀报皇爷。”
“然后就亲自出发,前往曲靖一趟,务必稳住云南局势。”
赵胜听了,兴奋不已,举起酒杯朗声道:
“好!公公深明大义,顾全大局,赵某佩服!”
“那就一言为定!”
“公公放心,此行路途不便,我等会派遣兵士一路护送,定能保卫公公安全无虞!”
说罢,他一挥手,示意身后的侍卫抬上来两个沉甸甸的木箱。
箱子打开,里面满是白花花的官银,在烛光下闪烁着诱人的银光。
见着这满满两箱银锭,龚卫华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对着赵胜笑道:
“赵主事客气了,都是为了朝廷,为了皇上嘛!”
“咱家定然尽力而为。”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饮宴结束后,赵胜不敢耽搁,立刻将消息报告给了江瀚。
江瀚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