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TXT > 第335章 将计就计突袭云南(第2页)

第335章 将计就计突袭云南(第2页)

何鸿差点怀疑自己听错了,就这?

他忍不住嗤笑一声,讥讽道:

“公公,您莫非是在消遣在下?”

“十万两银子、十万匹绸缎,就想换我汉军停下脚步,放弃攻略云南、湖广?”

“这一路上丰收的景象,想必你也见识了几分,你难不成以为我四川还缺这点儿银钱布匹?”

“我不妨直说了,我军兵锋正盛,粮草充盈,不日便要出兵攻城略地。”

“朝廷这点微薄赏赐,怕是连我军三个月的开销都不够。”

龚卫华听了这番话,脸色十分难看,但他也知道对方所言非虚。

这一路来,川中各地的景象,确实远超他的预料。

龚卫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快,沉声道:

“何郎中,话也不是这么说的。”

“皇爷肯开金口,已竟是天大的恩典,尔等莫非真要一条道走到黑,与朝廷对抗到底?”

“大明两京十三省,你等不过只占了两省之地而已,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何鸿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心中冷笑不已。

果然王上所言非虚,朝廷的议和根本毫无诚意,无非是缓兵之计罢了。

一旁的龚卫华见状,也不再开口,只是自顾自的喝起了杯中小酒,稳如泰山。

他倒是不急,反正皇上来之前就交代了,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拖,为中原剿匪拖延时间。

这帮盘踞在四川的贼寇,朝廷是肯定要剿灭的,根本没有什么和谈的余地。

崇祯和杨嗣昌这次是铁了心,关外的后金可以议和,但对于关内这帮贼寇,必须赶尽杀绝。

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也很简单。

以历史上的李自成为例,当初他率领大顺军兵临京师城下,曾通过投降的太监杜勋向崇祯皇帝传递和谈条件。

“割西北一带分国王,犒赏军银百万两,退守河南”,并且“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外制辽藩”。

这个条件其实已经非常优厚了,李自成甚至还愿意帮大明对付其他起义军和关外鞑虏。

但朱由检最终仍然拒绝了这个提议,直至城破自缢。

在明代的政治话语体系中,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统统都被定义为了“流寇”。

属于犯上作乱的贼子,是必须要剿灭的对象,而并非一个对等的政治对手。

儒家强调君为臣纲,君主与贼寇和谈,本质上就是以君事贼,严重违背了君臣大义,是绝不能触碰的政治红线。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皇帝以及明廷各级官员,与农民起义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这帮流寇造反,目的就是为了掀翻朱明王朝,一路上还杀戮藩王,拷掠官绅,所以皇帝和大臣们根本不会相信流寇议和的诚意。

今日议和,明日就可能再度动兵,这在他们看来是必然的。

而崇祯和杨嗣昌愿意与后金议和,道理也很简单。

李自成等流寇是腹心之患,是要杀他们脑袋的;

后金虽然凶猛,屡次入关劫掠,但在很多明朝官员的潜意识里,那不过是癣疥之疾而已,是边患。

直到明朝灭亡前夕,几乎都没几个人敢相信,最终坐稳天下的竟然会是辽东那帮蛮夷之辈。

一个核心人口不过二三十万,男丁不超过十万的政权,凭什么取得天下。

就算他们再能打,大不了最后划界而治,效仿宋辽故事而已。

反正岁币不会从官绅老爷们身上出,再苦一苦百姓就是了。

抱着这种心态,现在的大明朝廷,依然将关内的反叛势力当做重点围剿对象,绝无议和可能。

而明廷不想议和,江瀚就更不会议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