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笔趣阁 > 第332章 暂累吾民一年(第5页)

第332章 暂累吾民一年(第5页)

因此,杨嗣昌也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分别是“因粮、溢地、事例、驿递”。

所谓因粮,就是按照田亩面积加派钱粮,这是大头;

溢地是指,凡是土地超出原有额度的,按照超出部分加征赋税。

事例则是向富户们出售,国子监监生等名额,以筹集钱粮;

驿递是指裁撤各地驿站,将省下来的经费挪用到练兵上。

根据杨嗣昌的估算,通过这几种手段并行,大概能搞到近两百万两银子,勉强可以覆盖新增军费。

同时,为了扩大税基,增加收入,他还把卢象升推行的“因粮输饷”政策给改了。

本来卢象升提出的方法,是按照缴纳地亩,实行累进税制,富户多缴,贫户可以少缴或不缴。

但杨嗣昌觉得这方法太过复杂,豪绅地主还是能通过种种手段偷税漏税,所以他又把税法改了回去。

为了简便高效,他大手一挥,又把税法改了回去,统一按亩征收!

管你是家财万贯的士绅,还是一贫如洗的小农,统统按田亩数,一视同仁地给朝廷缴税!

咋一看,杨嗣昌的考虑没什么大问题。

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执行不力,总会被豪绅地主钻空子。

但是他却没想到,在以前,豪绅地主们可能还要装装样子,遮掩遮掩。

可税法改回去后,他们连演都不用演了,直接把赋税一股脑加在了小农头上。

崇祯听了杨嗣昌这套方案,心中隐约觉得有些不妥,孙传庭的警告犹在耳边环绕,但半年平贼又实在太有诱惑力。

就在他权衡利弊之际,杨嗣昌再次站了出来,给了定音一锤。

“陛下!”

“此等刁民,不肯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

“他们自寻死路,朝廷又何须过于怜惜?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只要陛下允臣之策,只需三个月,臣必能彻底解决中原流寇!”

“待中原事了,只消半年即可平定四川,收复西南失地!”

“若计不能成,臣甘愿伏斧钺之诛!”

杨嗣昌此人,才华是有的,气节和忠心也是有的,他是真的有一颗想挽大明于既倒之心。

在早年担任地方官,他甚至是以“青天大老爷”的形象,出现在百姓面前,做了不少免税减租、惩治贪官的好事。

然而,当他一旦进入权利中枢,什么赈灾,什么安民,统统都丢到了脑后。

在稳固皇权面前,什么都得靠边站!

到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天下的老百姓,来“理解”朝廷的苦衷了。

他这个人,可恨就可恨在,他看到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好意思掩面而泣,却绝不吝啬少征赋税。

一面装模作样的拿出点洒水银子赈灾,一边数以百万计的疯狂征税。

说到底,无非是为了忠君事主,为了维护皇权阶级的利益,不顾百姓死活罢了。

而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也难怪朱由检会如此宠爱和信赖杨嗣昌了,甚至还曾对其感叹“用卿恨晚!”

听到“三月平贼、六月复地”的口号,朱由检终于坐不住了。

为了早日实现中兴大业,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至于骂名,朕一肩担之!

就这样,他不顾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毅然下达了诏书:

“流寇延蔓,生民涂炭,不集兵无以平寇,不增赋无以饷兵。”

“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