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李老夫人正寿。
三楼奢华的大雅间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李老夫人身着一袭华丽庄重的深紫色衣袍,袍上绣着精致的金色牡丹,富贵优雅。
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插着一根翡翠簪子,温润的色泽增添了几分贵气,眼神明亮而慈祥,透着历经世事的平静与亲和。
老夫人的妆容淡雅精致,淡淡的眉如远黛,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嘴唇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和蔼的笑意。耳上垂着一对圆润的珍珠耳环,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年轻时毋庸置疑一定是个大美人。
老夫人端坐在主位上,举手投足间尽显世家大族老夫人的风范。身旁的儿孙们围绕着纷纷送上祝福。老夫人笑着回应,眼神落在刚走进来的半夏身上,笑的一脸和煦:“先生快过来。”
半夏笑着上前叩拜:“小辈祝福老夫人瑶池果熟三千岁,海屋筹添一万春,祝您正寿平安喜乐。”
老夫人抿着嘴笑:“好一张巧嘴,大赏先生。”
一旁的婆子笑着递过来一方锦盒,半夏连连道谢退了出去。
工夫不大,二妮和陈二爷四爷也兴冲冲走了出来,四人回了账房换上张寡妇三人讨赏,随后又开始紧张的忙碌。
正寿的宴席宾客如云,接了多少寿礼不知道,回礼惊人。
几个人忙的中午没顾上吃饭,不光他们,伙计和打零工的也没时间吃饭,客人实在是太多了。
傍晚时分,所有的箱笼又上了封条。
几个人围过来吃饭,陈二爷心头一阵酸楚:“陈家当年比这可风光……今日再看,怕那时就败落了。”
半夏摇了摇头,几个人谁也不敢再说话,都低头大口吃饭。
吃过晚饭,兄弟两个继续去门外休息,屋内的人都沉沉的睡去。
花氏和孙婆子早早起来给柿子树浇水,院子里如今又只剩她们两个人,实在是闷的慌。
两个人一上午在院子里转来转去的,谁也不进屋子。
临近申时,一辆马车停在院门口。
没等叩门,二人兴冲冲开了院门。
陈芳和来福一人拎下个袋子,陈二爷和陈四爷也帮着拎下几袋:“祖母,今日的寿宴没怎么动,酒楼东家都给大嫂了,咱们活计干的挺好的,您放心吧。”
花氏一颗心落地,笑道:“放心放心,够用了莫再拿,你们两个宅子里人多,多拿些吃。”
“大嫂给我们一大半”,陈四爷笑道:“您留些,味道不错。”
又闲话几句,兄弟两个上车回了自己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