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皇宫,苏康一眼就见到了在德胜门前等候多时的王刚,便领着吴青枫,急忙走过去,含笑跟他打了一声招呼后,就和吴青枫一起爬上了马厢车,坐进了车厢里。
王刚等他们两人坐好后,就扬鞭策马,赶着马厢车,返回柳衣巷苏家大宅。
行进路上,苏康感到有点身心疲惫,便背靠着车厢内壁,闭目养神,默然不语。
坐在他对面的吴青枫见状,只好收起兴奋的心情,也跟着闭目养神了起来,闭口不谈殿试的事。
回到苏家大宅时,苏康和吴青枫照例受到了苏家众人的热情恭迎。
当苏喆提出为他们两人接风洗尘时,苏康借口劳累,就婉言谢绝了众人的好意,带着王刚和柳青,一起返回了自己居住的小庭院。
在他的争取下,王刚已经在昨日搬了过来,跟他和柳青一起居住。
回到自己的小庭院,苏康便回到自己的房间歇息了一会。
待柳青前去苏家厨房拿来饭菜后,他便和王刚、柳青,三人围坐在一块,一起享用起晚餐来。
王刚和柳青见到他心情不错,估计他考得应该不算差,为他感到高兴,也就放弃了询问他殿试情况的念头,彼此心照不宣。
吃过晚饭,夜幕降临,苏康就回到了自己的卧室,早早地就上床歇息了。
枯坐了一天,他确实觉得有点困倦了!
一夜无话。
翌日,数十名阅卷官早早地就赶到了皇宫里,开始进行阅卷评定。
当他们初评结束后,就交由复评官们进行第二次评定。
经过二次评定后,再交由编排官们进行检查,若初评和复评的结果相差不大,就可以进行拆封,根据试卷编号找出答卷人的籍贯、姓名,并按成绩划分出等级,取一甲十名、二甲若干名,剩下的则都是三甲。
在阅卷过程中,这些阅卷官和复评官都被两份答卷给惊艳到了!
一份是吴青枫所答,他的诗赋写得很好,策论也写得还算不错,获得了比较高的分数,被评定为二甲第一名。
另外一份则是苏康所答,他不仅字写得很漂亮独特,诗赋写得也不错,策论更是写得独树一帜,却颇为另类,虽然也惊艳到了这些评卷官和复评官,但出于对时事的考量,最终只被评定为二甲第八名。
日暮西山时,以右相蔡永为首的数十名复评官们,就将这些答卷和定好等级的名册呈送到了皇帝赵旭的案头前。
赵旭按照惯例,抽出名列一甲的那十份答卷来进行查阅。
每查阅一份,他就会在其上进行“尚可”或“可”或“优”的批示。
待看完这十份答卷后,赵旭正想圈定这一甲的前三名,猛然记起这些人中并没有苏康和吴青枫的卷子,就放下御笔,抬眼看向蔡永,扬声问道:“蔡爱卿,苏康和吴青枫的答卷呢?找出来,让朕看看。”
蔡永闻言,吃了一惊,没想到圣上还会特意查阅苏康和吴青枫的答卷,但他也不敢怠慢,急忙走到御桌前,对照了一下等级名录后,就从二甲的答卷堆里找出了吴青枫和苏康的卷子来,恭恭敬敬地递给赵旭。
赵旭拿过卷子,就先从吴青枫的答卷开始看起。
“好诗!”
当他读到吴青枫所写的诗时,不由得赞叹了一声,随手写下了“优”字。
“还行!”
当他读完吴青枫所写的策论后,觉得还不错,就又随手写下了“可”字。
然后,他便拿起苏康的答卷,查阅了起来。
“好诗!”
苏康所写的诗,也让他为之赞叹,就随手写下了“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