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以匹夫有怨,尚有报万乘,白公、子胥是也。
如今,一介匹夫心怀怨恨,尚且有向万乘之国报仇雪恨的,如白公与吴子胥。
今楚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犹足以踊跃中野也,而坐受困,臣窃为大王弗取也。”
可是楚国现在方圆五千里,拥有百万大军,本来足以在千里原野中驰骋,却坐以待毙,我私下认为大王不该这么做。”
于是顷襄王遣使于诸侯,复为从,欲以伐秦。
于是,顷襄王派遣使者到诸侯各国,重新缔结了盟约,想要讨伐秦国。
秦闻之,发兵来伐楚。
秦国听说后,派兵前来讨伐楚国。
楚欲与齐韩连和伐秦,因欲图周。
楚国想和齐国、韩国联合攻打秦国,趁机图谋灭掉周朝。
周王赧使武公谓楚相昭子曰:
周王赧派武公对楚国宰相昭子说:
“三国以兵割周郊地以便输,
“楚、齐、韩三国企图使用武力来夺取周都郊外之地以便于运输,
而南器以尊楚,
同时还要将天子的九鼎宝器南迁来尊崇楚王,
臣以为不然。
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
杀死天下的共主,让世代为君的天子作臣民,大国就不会亲近;
以众胁寡,小国不附。
凭借人多势众威胁势单力薄的周王室,小国就不会顺服。
大国不亲,小国不附,不可以致名实。
大国不亲近,小国不归顺,就不能够获得威名和实利。
名实不得,不足以伤民。
得不到威名和实利,就不值得出兵。
夫有图周之声,非所以为号也。”
若有图谋周王室的坏名声,就无法向诸侯发号施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