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既定,贾瑛的动作快得惊人。他直接杀进了皇宫御书房。
“赐婚?”皇帝放下朱笔,挑眉看着自己这位风风火火的兄弟。
“赐婚是必须的!圣旨要有!”贾瑛大马金刀地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不过,在那之前,先给我家玉儿要个郡主封号!潇湘郡主!听着就配她!”
“潇湘郡主?”皇帝失笑,“你倒是会挑!行,准了!”
数日后,一道金灿灿的圣旨便送到了林府,册封黛玉为“潇湘郡主”,食邑三百户。紧接着,一份极其特殊的婚书,由贾瑛亲自捧着,送到了黛玉的妆台上。
那并非寻常的红纸金墨。婚书以特制的素白云纹笺为底,墨色深沉,字迹却是贾瑛亲笔所书,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内容更是前所未见:
“谨以天地为证,日月为盟:
乾造贾瑛,坤造林黛玉。
缘起三生石畔,情定大观园中。
今缔结良缘,赤绳早系,白首永偕。
愿效鸿案鹿车,举案齐眉;
誓同松萝共倚,生死相依。
此证。
天运庚子年丙戌月丁卯日吉时立。”
下方,并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以道家符箓的笔法,绘着一对交颈缠绵的玄鸟图腾,周围环绕着生生不息的云纹,充满了古老而神秘的契约感。
黛玉捧着这份独一无二、饱含深情的婚书,指尖轻轻拂过那力透纸背的字迹和那对缠绵的玄鸟,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这哪里是婚书?分明是他用全部的心意和灵魂,为她写下的、最庄重的誓言!她仿佛能看到他伏案疾书时,那份不容置疑的虔诚与珍重。这份心意,比任何珠宝华服都更让她感动。
按照习俗,黛玉需搬出大观园,回到父亲在京城的林府待嫁。离别大观园那日,姐妹们依依不舍,黛玉心中也是百感交集。这座园子,承载了她太多的悲欢离合,孤寂与温暖。如今离开,却是带着满心的期盼,走向新的人生。
住进林府的日子,宁静而温馨。林如海公务之余,常与女儿闲话家常,享受天伦之乐。黛玉则安心备嫁,绣着嫁衣,整理嫁妆。只是,白日尚可,每当夜深人静,那份对贾瑛蚀骨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
贾瑛更是相思难耐。终于,他按捺不住,动用了终极“外挂”。
这日深夜,林如海刚准备歇下,宫里的传旨太监便到了,言道陛下有紧急国事相商。林如海不敢怠慢,匆匆穿戴整齐入宫。
养心殿内,皇帝看着一脸严肃、正襟危坐的林如海,心里直骂娘:“贾瑛你个混账!自己抱媳妇,让老子在这儿陪老头子喝西北风!”
面上却还得堆起和煦的笑容,东拉西扯,从江南漕运聊到漠北风沙,从古籍孤本聊到养生之道…直熬得林如海心中疑惑丛生:陛下今夜…兴致似乎格外高?谈的都是些…不太紧急的“国事”?
而此刻,一道黑影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翻过了林府的高墙,熟门熟路地摸到了黛玉闺房的小院外。
笃笃笃…轻微的叩门声响起。
屋内,紫鹃已警觉地走到门边,低声问:“谁?”
“我。”
一个刻意压低的、无比熟悉的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