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一口气跑出一段距离,躲进了一个废弃的工厂。
他靠着墙壁,缓缓坐下,开始查看起空间里今天的收获。
这一查看,把他自已都惊得瞪大了眼睛,收获简直太丰厚了!
作为一个特务情报机构,岩井公馆内有着大量通过各种卑鄙手段收集来的关于华国各个方面的情报资料。
仅仅是这些情报资料,就装满了整整五个柜子。
而如今被徐浩缴获,无疑是斩断了鬼子的一只“情报黑手”
。
岩井公馆虽然并非主要用作武器物资仓库,但徐浩这次的抄底行动,收获的武器数量依然十分惊人。
他抄出了将近200挺崭新的歪把子机枪,这些机枪如果装备到抗日部队手中,将极大地提升部队的火力;
还有50多支MP18冲锋枪,这种冲锋枪射速快、火力猛,在近战中有着巨大的优势;
300多支手枪,涵盖了多种型号,无论是自卫还是执行特殊任务,都能派上用场;
80多台无线电设备,500枚烈性炸药,以及2500多件棉衣,30多吨粮食,这对于物资匮乏的抗日部队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此外,还有一些头盔、皮带、皮鞋、手表等杂物,虽然看似零碎,但对于部队的装备补充和战士们的生活保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将这些机枪装备到八路军部队,都够装备好几个大团了;若是装备小团,能装备好几十个。
徐浩看着这些收获,不禁惊叹道:“我的个乖乖,太刺激了!”
在众多手枪中,型号也是五花八门。
有南部十四式,这种手枪在日军中较为常见,但性能并不出色;
94式8毫米自动手枪,同样是日军的制式武器之一;
南部26式9毫米转轮手枪,具有一定的特点;
此外,还有少量的外国货,比如勃朗宁M1903、1935,以及毛瑟M1932(驳壳枪),
这些外国手枪性能优良,深受战士们喜爱;甚至还有几把勃朗宁M1906袖珍手枪,小巧玲珑,便于隐藏携带。
徐浩清点完这些战利品,心中满是喜悦与成就感。
这一夜的行动,不仅给了鬼子沉重的打击,还让自已收获了如此丰厚的物资。
-----------------
“小张,再坚持一下!
前面马上就能出日租界了!”
老杨咬着牙,使劲拖拽着身旁的小张,脚步匆匆,仿佛身后有恶狼追赶。
在他们身后,刘为民与老陈同样奋力奔跑,脚下的石板路被急促的脚步敲出凌乱的声响。
刘为民,这位年轻的汉子,此刻身负重任,怀里揣着一份关乎重大的情报。
倘若徐浩此刻在场,定会一眼认出,他正是自已在火车上帮助过的那个人。
负责断后的老陈,虽已年逾四十,却依旧身姿矫健,行动敏捷。
他时不时警惕地回头,观察着追兵的动向,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
在他们身后,一群特高科特务正紧追不舍。
特务们的皮鞋重重踏在石板路上,那声音在寂静的小巷中格外刺耳,仿若催命的鼓点。
“快,别让他们跑了!
情报绝不能落到他们手里!”
特高科头目佐藤扯着嗓子大声嘶吼,脸上的狰狞在昏黄的灯光下愈发可怖。
老陈一边奔跑,一边压低声音对同伴说道:“往废弃工厂那边撤,那里地形复杂,或许能甩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