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这是啥?”柴秀突然指着道边的一个碾子问道。
“别搁那没话找话。”柴米不耐烦的说道:“你天天啥都看,不知道那是碾子?”
柴秀是知道这是碾子的,问题是这碾子还有人用……
三家村,可没啥人用碾子了,粮食一般都是用电粉碎的,也有的去外边弄。
柴秀是看过,倒是没见过有人用。
这会儿,这个碾子正有个人搁那推呢。
推的人正是姚莲华的丈夫张果祥。
“姐夫好。”柴米打着招呼。
不得不说,这张果祥长的是真好看。
男人这种生物,其实柴米每天都看着了……
咳咳。
实际上,柴米称呼他们为生物,也是正常的,她毕竟对男人的兴趣并不是很大。
人的长相,指定是各有千秋的。
三家村也有好多长的还可以的小伙,但是和这个张果祥比起来,差多了。
张果祥长的脸挺干净的,也挺好看的,有胡子但是不长,头大不太长,身高也一般。
但是他那种气质,实在是憋的人不具备的。有那么一股子儒雅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很稀奇。
要知道,气质这种东西,你可装不出来,并非是你读了多少书或者阅人无数能够表现出来的。
问题是……
张果祥的文化水平很低,但是他身上那种儒雅就很高。
这点就特别稀缺。
那是一种很难形容出来的感觉,柴米就感觉张果祥有点像后世的陆毅。
说白了,这就是大山埋没了张果祥这张脸了,要不然他真有当明星的天分。
当然了,穷人可当不了明星。
毕竟,像张果祥连念书的钱都没有,更没钱走出大山,所以根本成不了明星。
“柴米来了。秀儿也来了……晌午饭吃了吧,我推完这点荞麦,晚上给你俩做荞麦面的蒸饺。”张果祥说话带着十八分的儒雅,声音很随和,让人感觉很舒服。
柴米有时候都觉得……自己这个表姐姚莲华,实在是捡了便宜。
当然了,考虑到举人杖子的实际生活状况,姚莲华其实也不算捡便宜的。
前文也交代过,举人杖子村,穷的清新脱俗,虽然现在已经是九十年代了,但是基本上保持在大清朝的生活水准……
基本上落后外边的世界,得有个百八十年的时代差了。
就算和柴米所在的三家村,也是有代差的。
所以,这里边的男人,能娶老婆传宗接代,实在太过艰难。
穷困是一方面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这里的村民,连让孩子读书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大山里没有小学,要读书都需要爬山涉岭十几里的路,外出读书,这成了主因。
不能让下一代读书识字,那下一代仍旧是这种生活,所以这也影响了很多人对这里的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