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政策支持下还真的有成效。
那时候的土默特部不仅做到了粮食自给,俺答可汗还利用结余的存粮用于控制蒙古其他各部。
那时候的土默特是真的强。
丰州板升城出现了,原本的草原地惊奇的出现了“开良田千顷”、“村连数百”的景象,稻谷,糜子,秫都有种植。
正是有了这些,土默特的巅峰到来了。
可好景不长,俺答可汗死后,土默特那些部族首领开始圈地。
他们不想每年只拿百姓缴纳的税钱,他们想什么都要,让会种地的免费给他们种。
那时候,有钱有粮也有人他们就像一个暴发户,打这个入侵那个……
这一次次的消耗下,粮食不够了。
税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农奴,最可怜的反而是在草原种地的百姓,
越来越多的汉人向南逃归!
最后的结果就是土默特开始走下坡路,封贡于明,和大明安好相处。
习惯拿刀子去抢的人突然放下了刀子要言和……
其实从那一刻起,土默特就注定要灭亡了。
自三娘子死后,蒙古的农垦制度已经成了农奴制度,把人当奴隶,自然得不到认可了。
他们自然就越来越倚重大明的互市了。
“土地有现成的,河流水网也丰富,拿下这里,明确土地制度,税收制度,你说产出的粮食能活多少人”
“他们会来抢的!”
余令扭头看着王辅臣,笑道:
“这里也会有你的土地,几十亩,几百亩,甚至千亩,他们抢你,你愿意么”
王辅臣笑了笑,笑容里说不出的狰狞。
“令哥,下一步该怎么做”
“你先回去,记着,有人问你这些怎么来的就说是捡的,顺便邀请一下,问他们去不去,去的话可以一起!”
“拉他们下水,这可以么”
“这群人虽然有小心思,但这群人可不是贪生怕死的主儿,我宁愿这群人富裕起来,自私起来,也不愿他们落魄下去!”
王辅臣挠着头离开了,这句话他又不懂!
财帛动人心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
王辅臣才从镇北台的总兵府出来,贺家人就迎了上来,很自然,很熟络地就和王辅臣并排走到一起。
“王大人,我大伯来信了,前些日子是贺家做的不对……”
这一次的贺家人极其和善,态度非常的真诚。
“贺大人客气,当年在辽东也一起把酒言欢过!”
王辅臣这句话说了很多次。
先前贺家认为王辅臣是在狗脸贴金,他王辅臣什么东西,和总兵一起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