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老赵家的时候,赵母指挥着赵大柱赵二柱还有两个儿媳妇搬粮食回家。
他们家人口多,分到了七百多斤粮食,这算是不错的了。
他们家有三个男人几乎每天都是满工分才有这么多。
一下子就分了七百斤粮,村里的人免不了有点羡慕。
这时候儿子多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儿子大了,娶了媳妇,家里又多了个人赚工分,孙子大了也是个劳动力。
这不轮到了王婆子他们家分粮食的时候,可不就显得有点可怜了吗?
不过也是王婆子家几个女儿都出嫁了,才一个儿子顶什么用,娶回来得媳妇也是个摆设。
一怀孕就这疼那疼的,说什么都不下地,还不止这样,她儿子还守着她,也跟着不下地。
这不今年分粮可不就分得少了吗?
王婆子看着眼前属于他们家的粮食,非但没有半分喜悦,还分出了一股气。
她气自己给儿子娶了个那样的懒婆娘。虽然没有林晚晚那样去败家,但也是个懒货。
他们家可不像林晚晚家,有个在当兵每个月都有津贴,娶了个儿媳还拖累了整个家。
往年她家分粮分到的都比这多,还想着儿子早点娶个媳妇,家里多个劳动力,没想到娶了个大小姐,什么都不干。
要不是现在怀着孕,她就一大耳光过去。
看她还敢不敢横。
还作不作。
地上的这堆粮食跟那边赵母的一对比,这差距就有点大了。
看得王婆子一股气升上去就没下来过。
明明那天赵母都听见了她家小儿子给她亲家弄了份工作,她还以为会有戏看,没想到就这么风平浪静的过了。
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太奇怪了。
赵母看着他们把粮都运回了家里,却没离开,她在等,等差不多分完粮了就去小儿媳妇家通知她来买粮。
小儿媳妇家没人出工,每年都分粮的日子都要来买粮的。
毕竟在村里买可比去县城供销社或者黑市买的便宜多了。
在这买也能省下一点钱。
还不用一点点都从县城运回来。
看着队伍排队的人不多了,赵母就往小儿媳妇家里跑。
林晚晚在家院子没锁门,赵母就直接进来了。
林晚晚看着眼前的赵母,还是礼貌的喊了一声“娘。”
“诶,今天村里分粮,你还要不要买粮,现在没什么人了。”赵母道。
每年分完粮,队长都会问有没有哪家需要买粮的。
毕竟分的粮省着点吃可以,但肯定是吃不饱的,也有人会拿钱来换粮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