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锡小说网

天锡小说网>天宫译文聊斋志异 > 第4部分(第3页)

第4部分(第3页)

那人见孙旭相貌堂堂,不似凡人,这时也早已搜检完毕,便对他笑道:“别耽搁了,赶紧进去罢。”

孙旭进了贡院门,对面就是领卷子的所在。

搜检这许久,此时才进门来,那一身的家伙已经压得他有些气喘,便想找个地方歇歇,再上去领卷子。

往四周看了看,发现老相识范生正在那厢。还有几个客栈同住见过一面的人,都在墙脚下把考篮聚在一处,正坐在上面闲谈。再往里看去时,却见领卷台周围已围了一大帮人,台上坐的那位须发苍白的老大人,正拿着枝红笔,按着那花名册,叫一人,放一本。

范生几人早参加过多次考试,知道早去领会被挤出一身臭汗,气喘吁吁,不如先在这养精蓄锐。还从未听过早领到的人比别人中举几率大的。

此时,内中有个身着土黄色长袍,看上去有些滑稽的十七八岁的胖子,挤开众人,拿手里的考帖在那老大人的桌子敲了敲,嘴里还叫他:“老大人,赶紧把我的那份卷子给我吧!”

那老大人放下笔问道:“你是哪县的秀才,名字叫作甚么?”

胖子道:“我不是秀才,我爹去年给我捐的监,我叫樊达通。我爹是樊仁金,乃是皇商。你瞧罢!那花名册上都有。“

那老大人果然觑着双老视眼,给他查了出来。看了看,便拿在手里和他道:“你的卷子是有的。可国家明经取士,抡才大典,何等盛况?怎的这等不循礼法,难道你家里竟没有一些子家教的不成?你这卷子,现不必领了,我要扣下指名参办的。“

在场的本来有些世家豪门子弟,首次参加乡试都会有些散漫,以为没有什么可惧的。可眼见这樊达通就这么被老大人三言两语如此安排,这才安静下来,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过这胖子只是言语两句便被剥夺考试,众人都有些兔死狐悲之感。于是不知是谁带头开了口求情,大家便纷纷替他作好作歹的说着,老大人才把卷子给了樊达通,还说道:“我这却是看诸位生员分上,若是只看你这等不良,岂有如此容易?”

那樊达通眼见柳暗花明,赶紧接过卷子来,倒是给大家恭恭敬敬地道了个谢。

第九章 胸中有意自落笔

不多时,考生都领好了卷子,各自将自己的卷子收在卷袋里。而自此时起,考生便不能再交头接耳。沿途各有人监视,考生们遂自拿上考具,提着考篮,进了两层贡院门。

进门后只见两旁公案边,坐着许多州府派来的查验官正在核对诸生员名号,然后有专人指引考生进入专门用来考试的号舍。

孙旭来到了第一排最后癸号房。

本号自有监考的号军。号军从那个号房的矮栅栏上头,伸手把孙旭扛着的一应考具接了过去放在号房一侧。

孙旭这边还等着给他开栅栏放他进去呢!可哪知这栅栏是钉在墙上的!

乡试中,考试完毕之前,出入的人要么跳将过去,要么抽出栅栏中间那根木头钻出钻入。于是孙旭提气轻轻一跃,便跳了进去。

在这号舍,人立起来,直不得腰;卧下去,伸不开腿。吃喝睡写,都地在这块地方。若不是这地方出产举人、进士这两桩宝货,大约天下读书人,哪个也不肯无端的越万水千山跑来,品尝这般滋味。

孙旭熟悉了一番这地儿后便歇息片刻,用备好的油纸作帘子钉在墙上,将号内的两块木板分上下支好,又把衣帽铺盖、碗盏家具、吃食用度一切都归置起来。

这桩事本不是他一个人干得来的。他在这世界自幼锦衣玉食,琐事一应要么有丫鬟给他做了,要不就是阿食四姐妹给安排了。这穿越过来头次自己做事,弄得手忙脚乱的。所幸伺候前几间号房的号军是本地人,知道孙公子大名,见过孙公子当面,便倍加殷勤,很快就帮忙布置好了。

这一番折腾,岂止一时半刻。再看看周围,也都如他一般,哪有读书人的半分体面可说?

不多时,已有铜锣响起,随后便有几人又来查号。查验完毕,又响了声锣,这便是让考生各安本位,不可妄动了。再静待片刻,有人过来按号房顺序一号一停,发下有考题的题纸。

孙旭接过自己的题纸,只看一眼,便弄笔墨,展考卷,先写起那头道经义来。写的困了,便收拾笔墨纸砚,将那用作书写的木板拆下,与地上的木板合作一起,又把备好的铺盖拿出来,就势躺在这边。虽然这小地方连腿都不能完全伸直,但好歹也能稍做休息,也只能这么将就了。

墙外的号军看这公子居然就如此入睡,也不知是艺高人胆大,还是胸无点墨,只能找周公做伴。不过转念一想,人家可是府尹之子,又有数不清的家资,便是科举无望,也是一世无忧。

孙旭睡熟之时,迷迷糊糊地,只听外边时而安静,时而锣响。待睡饱之时,却看天已入夜。腹中有些饥饿,便去考篮中拿出吃食小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