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正是更名为伏羲。
伏羲见族人是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来记录每天的收获,而随着部落越来越大,伏羲见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不能很好的记录发生过的事。
便又发明了一种简单的符号来记录发生的事伏羲将其称之为书契,故后世之人又将伏羲称之为“人文始祖”。
在随后的十多年中,伏羲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而他制作的第一架琴,被他命名为伏羲琴。
又数年,伏羲还制定了男聘女嫁之度,使人族摆脱了之前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现象。
而后几年,又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一些借鉴。
在伏羲四十岁时,伏羲终于被整个人族所认可,成为了人族的共主,伏羲下令,在一处平坦,土地肥沃之地,修盖了座城池,作为都城,名为陈都。
在伏羲盖出都城后,各地部落纷纷响应他,也都学着伏羲盖城,人族自此变得更为兴盛起来。
而作为伏羲老师的镇元子自然在人族之中也美名远播,人族更是为镇元子建起了庙宇,受人族供奉,一时间,罗天作为圣师原本占据的人族三成气运竟然又有所增长,连带着镇元子在人族也占了几分气运。
人族气运的变化自然引起了诸圣的关注,想想罗天所牢牢占据的人族三成气运,诸圣都有些羡慕嫉妒恨的意思。
但没办法,谁叫他是人族的圣师呢,这人族的气运,他这圣师自是占据得多了。而原本他们的传道也是能够增长气运的,可惜,仅限于东海之滨以外的人族,东海之滨的人族气运一直以来都是稳如泰山,诸圣也无法插手。
不过经此变故之后,诸圣对于手中人皇之师的位置便更加看中了,不过他们门下弟子不少,究竟该将这人皇之师的位置给谁,他们也有些为难,诸圣之中唯一不为难的恐怕也只有老子一人了,毕竟他人教入门弟子中只有玄都一人。
…………………………
随着伏羲的努力,人族气象大变,生活越来越好,无数部落首领觉得族长之名已经不足以形容伏羲之功绩,于是进言让伏羲进位人族共主,称圣皇。
伏羲推辞不了,于是在陈都祭告天地,以陈都为都城,进位圣皇,为人族首位人皇。亿万人族纷纷投效,人族第一次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统。
随着时间流逝,人族在伏羲的领导之下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这日,人族中一个部落的族长跑来向他禀告。
“人皇,我们部族遭受洪水大害,所有鱼群都随流而散,饲养的牲畜还尚未成长,所以,我请您调派些食物给我部族。”
伏羲当即应允,派人送人众多的食物给他,让他带回部落,待那长老走后,伏羲开始思考如何避免人族受大自然的侵害,想了许久,伏羲便起身去寻他的老师镇元道人,以期找到解决之法。
来到镇元子这里之后,伏羲微微俯身,虽然镇元子说过无需行大礼,但是他心中敬重镇元子,虽不行大礼,却也微微行礼,对此,镇元子也不反对。
伏羲向镇元子问道,“弟子自为人皇以来,行教化天下之事,所做之事竭思竭力,功德即将圆满。
近今日,我总觉的功德圆满之时快到了,但是我总觉的还有一机缘未至,所以特来向老师询问,另外人族之中,天灾地祸不断,百姓苦难,我特来求法。”
镇元子一听,眼睛微微一眯,便开始演算天机,片刻之后,镇元子转身对着伏羲一笑道,“你确实还有一事未了,此机缘就与你所求之事有关,为师就替你跑一趟蓬莱了,你就先回去等着。”
而就在伏羲来找镇元子之前,身在蓬莱的罗天便是已经算到了伏羲的事情了,望着洪荒的方向,他陷入了沉思。
“也是时候了。”罗天眼睛之中精光闪烁,平淡的语气之中却是透着一股寒意,他手中结印,大手一挥,分身立即出现在他身前。
“你到北冥走一趟,将东西拿来。”罗天对分身说道。
“放心。”分身应了一声,身形一闪,消失不见,往北冥而去了。
……
……
………………………………
第四十七章 罗天至北冥(二)
第四十七章罗天至北冥(二)
分身道了一声,直接闪身离去。罗天见此,再次闭上双眼,有他的分身出手,鲲鹏手中的东西自然可以拿回来,他也暂时不再理会。
洪荒,北海,北冥道场。
这一日,鲲鹏一如往常一般的在北冥宫中参悟着妖族妖皇帝俊的河图洛书,忽然之间,一股强烈的危机感瞬间弥漫着他的心头。
修道之人,对于未来之事多有预感,自己心中浮现危机之感,那么必然有危及到自己的事情发生。
紧接着,一股恐怖的威压侵袭而来,瞬间笼罩整个北冥宫,鲲鹏心中一惊,他刚想动,可是却发现自己根本动不了,心中不由得更加惊骇。
这种威压禁锢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