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许多人都同意“藏象是个系统”的观点,区别在于他们只承认藏象是个功能系统,即藏象是人体生理解剖系统的功能态,而不承认“藏象”是有别于生理解剖系统的另类生理系统,因为人们找不到藏象系统的组织形态。但世界上没有形态的东西有功能吗?我们常说的人体特异功能,也是立足于人体而言的,如果人体不存在,哪来的“特异功能”呢?没有火焰,就没有“热”这种物理现象。
所以,这就迫使我们必须承认:藏象首先描述的是一种真实的生命生理形态或者生理组织结构,然后才是功能的阐述。然而,千百年来令医学家们为难的是,虽然《内经》描述的就是一套生理系统,可是在解剖上却找不到这套生理系统,也就是说,从解剖的角度它不存在。但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却能感觉到它的作用。
“不存在的东西却时时刻刻发生着作用”,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的关键。
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个信念:无论藏象与我们已有的知识、观点如何冲突,但藏象向我们描述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它就真真实实存在于我们的身体里,每天都在正常运行。而且还必须明确一点:藏象系统既不是理论模型,也不是思维模型(因为说理论模型或者思维模型,总让人感觉藏象本不存在,是人们脑子里创造出来的,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它是某种真实的原型,无论理解不理解,它也是一个原型。
那么,这个真实存在的“藏象”是什么呢?我们初步可以这样来定义:藏象是有别于现代解剖学的人体生理系统,即藏象是另类人体生理系统。如果我们将解剖生理系统称之为人的第一生理系统的话,那么中医藏象就应该是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而且它是个完全独立的生理系统。
说得再直接一些,“藏象”指的是潜藏在我们身体内部的另一种生命系统,因为这种生命是以五藏为其核心,而且最大特点是无形无证,故而称其为“藏”,当它与我们解剖形体发生作用时,那就是象。
用影像来做个比喻
我们将中医“藏象”提到了人体另类生理系统的高度,从这个高度,我们也许可以重建中医理论的新体系,避免以往许多中医理论说不清、道不明的缺陷,以更加简明、直观的形式向国民普及中医知识。
“藏象是人体第二生理系统”的观点不太好理解,也许会有许多人搞不清楚这个生理系统与熟知的解剖系统有什么关系。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的推论,我们用放电影来比喻中医“藏象”。
大家都喜欢看电影,我们常常痴迷电影中的情节,要么感动得热泪俱下,要么惊讶得张口结舌。但如果静下心来细想,其实电影中的所有画面都是假的,中间的人物也是假的,电影正是通过这些虚假的画面再现了一个故事。比如说《三国演义》电视剧,它通过无数个画面,再现了当时沧海横流、英雄辈出的时代,把我们带进了“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赤壁大战”、“六出祈山”等历史事件中。但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很少注意屏幕上的画面是怎么来的。
如果我们要对中医学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只好说:中医就像正在放映的电影。电影需要三个东西来组成,放映机、屏幕、电影画面。屏幕上出现的是画面,但画面不能自然产生,它是由放映机投射出去的影子,它不是电影胶片,也不是拍摄电影时的实物原型,它是放映机工作状态的一种表现。放映机才是电影的核心,它控制画面产生的质量,同时也决定屏幕接受画面的效果。
中医的“藏”就是放映机,它就是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中医的“象”类似电影的画面,它是“藏”工作状态的反映。屏幕就像是人的解剖生理系统,但它不能代表放映机,只能作为电影画面的载体。
我们说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是无形,不可实证。那么通过什么来认识第二生理系统呢?只有通过“象”。所以“象”是第二生理系统工作状态的反映,也是我们理解、认识、把握第二生理系统(藏)的一种方法。我们通过屏幕认识拍摄电影的导演和演员,同样通过“象”来认识第二生理系统。藏和象的关系是藏决定象(身体的健康与否,疾病的方位、程度等等),象的好坏、大小、清晰程度都由藏来决定,没有放映机永远也不会有电影。
屏幕是画面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我们才能看到放映机的工作状态。画面的好坏可以影响屏幕,同样屏幕的好坏也可以影响画面。但屏幕与放映机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解剖生理系统与第二生理是相对独立的,在离开对方的情况下都可以存在、运行,只是不能构成电影而已。
所以,中医的藏象有两层含义:对于五藏而言,解剖五脏就是象;对于整个第二生理系统而言,形体解剖上的一切生命表现都是象,即我们有形的人都是第二生理系统的工作状态的“象”,当“象”好的时候,我们就健康,但此地的健康并不简单指解剖器官的健康,而是指第二生理系统的健康。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中医不是以人的解剖形体作为核心,而是以藏象系统作为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并不是人的医学,而是藏象的医学、灵魂的医学、“神”的医学。
藏象是人体中另类实有的生理系统,那么这个系统有形态吗?
第三节 人体内的同名双胞胎
世界上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角度多种多样,每一个角度都是一扇门,认识佛教据说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而每个门里的风景都不相同,有的艳丽,有的雄壮,有的萧条……
我们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中医学,从这个角度,我们得出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在我们的身体内,还有一个独立于人类生命的另一高级生命,我们将它称为“藏象生命体”,它是个以“五藏”为核心,以经络为辅助,食天地之气的高级智慧寄生生物。
那么,这个生命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呢?
“五藏”非五脏
藏象高级智慧生命,它是无形的,至少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上还不能明确证明它的存在,可是中医学却为我们勾画出它的一个基本轮廓,我们逐渐来整理中医的资料,努力将它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现在我们知道,藏象生命体是以五藏为中心。那么什么又是五藏呢?
紧急求救!我们遇到了一个特别大的问题:一对双胞胎,长得很相似,可麻烦的是他们竟然叫了同一个名字,都叫小六子。如果有个姑娘爱上了其中一个,当她说:亲爱的小六子,我爱你!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即同一个名称,代表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而且这两个事物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有某人,心眼很小,凡事都想不开,总爱自己生闷气。有一天,他被单位解雇了,这件事让他十分气恼,常常自己躲在家里生闷气。过了一段时间,他感到腹部胀满,胃的上部里有一个硬硬的东西往上撞,而且还干呕。他到医院检查,但查不出什么毛病,做胃镜也没有发现胃里有硬块。无奈中他找到中医。中医说他是肝气横逆,导致胃气上冲。他还不相信,赶紧去检查肝功能,又是验血又是扫描,结果也没有发现肝有什么毛病,于是又回来请教中医。中医给他开了一服舒肝降逆,和胃开郁的中药,结果吃了几剂就好了。
在这个例子中,毛病确实出在肝气不舒上,但检查中肝是没有毛病的。这里的肝,指的不是指解剖系统里的肝,而是五藏系统里的肝,其病位也可能不是解剖系统中肝的位置。胃中的硬块也不在胃中,只是气结,说明胃也不是解剖系统中的胃,但呕吐、胀满又确实发生在解剖系统的胃中。
好啦!这就是我们遇到的问题。肝和胃只有一个词,但在此例子中,却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两重意思,“肝气横逆”指的不是解剖的肝脏,“胃气上冲”指的也不是解剖的胃,但我们又必须用相同的词来表示,真的让人很为难。如果想说清楚,我们只能用肝1、肝2来表示,但这又会带来许多麻烦。
但大家必须明白,中医讲疾病时,有些指的是解剖系统的五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