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的口音,外地来的?”
其中一人问她。
郑婉婉点了点头,冲小二指了指自己刚才坐的桌子。
小二心领神会,将那桌的菜端了过来,又给她拿了双干净的筷子。
“难怪你会这么问呢。”
“你以为是我们不想吗?新来的官老爷不给我们批文书,我们能出了这楚州吗?
就算我们想尽办法出了楚州,也顺利到了京城,那京城我们就一定能进去吗?”
“自从新官上任后,百姓的日子别提过的有多苦了。
朝廷免除了启西三城的赋税徭役,那三城确实过的逍遥自在了,可是我们楚州的老百姓帮他们上缴赋税。”
“老将军不忍看百姓受苦,就自掏腰包,朝廷多拿了多少,他就补我们多少。”
“你猜怎么着?”
其中一人问郑婉婉。
郑婉婉喝罢一口酒,很是配合道:“朝廷就让新来的官老爷打老将军板子吗?”
“他敢?”
有人怒的一拍桌子,旁边的人提醒了声,他声音才压低了。
“他们自然是不敢去将军府闹的,但他们敢欺负老百姓啊。
说西北在打仗,北边也在打仗,那我们这些安稳地带的百姓,就理应多缴纳赋税。”
“加重呗,一亩田才产一石粮,他们拿就要拿走半石,百姓们吃什么?”
“粮食全给出去了,我们去哪里买粮?他们又出了新法子,说不想上缴粮食可以,兑换成银子,上缴银子。”
“那这多出来的部分换算成银子,不都是从老将军手里拿吗?他们就是要把老将军耗没。”
“你们楚州不是有金矿吗?那些都掌握在老将军手里啊,那他应该也不缺这点儿。”
郑婉婉又问着。
有人指了指外面,道:“就算姑娘你没来几天,你也在城里转了转吧?
这些好房子,都是老将军援建的,百姓们自己出一部分钱,老将军出一部分钱。”
“你没去我们启西的田地里看过,我们这里土地贫瘠,又不能像启南那样一年种两茬粮食。
靠天吃饭的地儿,旱了涝了百姓一年就白干了。
朝廷救过几次灾?老将军一直说,朝廷有朝廷的不容易,我们就自行解决,这一解决就是几十年啊。”
“打仗不要粮草吗?老将军只得去外面买,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