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一个成年人,用独轮车拉着庞大沉重的货物,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则在后面扶着,这些人面黄肌瘦,穿着又脏又破。
想到还有半个世纪,陈光良就有些忧国忧民起来,但很快又冷静下来,这些事情他操心也没有用。
最后,陈光良将目光放在江面上的大大小小货轮,这才是他今天心血来潮的目标。
他想做航运和贸易!
据陈光良所知,欧美发生经济大萧条,其各大港口必定有着非常便宜的海船,若是他趁机抄底,拥有一只‘庞大的船队’,便可以开辟‘南北航线’、‘至东南亚航线’,甚至开辟至欧洲的航线。
更重要的是,这个年代的飞机不安全,船便是可走资产,以后去香港,直接坐船去。
还有贸易,也非常重要,东南亚的大米、白糖、橡胶。如果能建立一个贸易网络,他便掌握着资源。
想到这些,陈光良对这两个产业感兴趣起来。
“回吧”
“是,老板”
随着陈光良的命令,黄包车队朝着南鲸西路赶去,途径黄浦滩路和南鲸东路。
这个时候的陈光良,思绪万千!
他衣着昂贵,长相贵气,一路总是非常吸睛,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贫富差距事小,但这个年代的人还有‘贵贱’之分。
当然,这个时代很多人也是从一个‘贱籍’发达起来的,正应了那首歌:
“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夜晚的见闻,和白天的见闻,仿佛是一个天上地下。
傍晚,陈光良参加一个应酬,是和洪雁宾、黄春荪一边吃饭,一边谈事。
他的汽车经过南鲸东路的时候,这里已经霓虹灯初上,大名鼎鼎的‘夜上海’格局已经形成。
达官贵人、封建官僚、旧式军阀、洋人、三教九流纷纷亮相。
夜晚的上海滩,是灯红酒绿、纸迷金醉、荒淫无忌的上海滩。
甚至一些美国海军纷纷跑到酒吧去买醉,这些洋人会搂着华人舞女,一起坐在黄包车上,肆意妄为;当然,也有很多‘白俄女支女’来充当洋鸡。
事实上在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哪怕是英国的女人,都会跑到香港和上海来做‘洋鸡’;或许是受洋人欺压已久,一些有钱的华人,就喜欢找洋鸡,以‘振我中华’。
陈光良的车队驶到‘华懋饭店’的门口,随即门童替他们拉开车门,陈光良朝着饭店里面走去。
他不算这里的常客,只是在‘大华饭店’翻修后,他偶尔宴请朋友,会选择在这里,顺便也学习一下人家的优点。
只不过华懋饭店的服务和管理,陈光良觉得他们香格里拉饭店也能做到,甚至能做到更好。
当然在‘奢华’上面,香格里拉饭店档次可能要差一点,毕竟投资没有那么大。
要知道,华懋饭店的空调系统、市内电话系统,甚至都超过了欧洲的酒店。
将装潢典雅的客房及套房用科技和最为奢华舒适的住宿设施相结合,确实很难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