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长海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打了个哈欠。
“我说赵哥,你也太早了吧。”
夏长海用勺子搅动着大铁锅里的面条,
“这天还没亮呢,我就算是神仙也挖不到参呀!”
赵二溜挠了挠后脑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是他头一回进山挖参,太过兴奋,竟忘了放山和打猎不同,讲究可多了。
有些讲究的放山人,不是大晴天都不会进山。
用他们的话说,挖参是跟山神换饭吃,得用自己的福分去换。
一个人的福分有限,
所以,得把所有不利因素都排除掉。
看着赵二溜这副模样,夏长海也没再责怪他。
“自己盛吧,时间太早,就随便吃点面条垫垫肚子。”
“成!”
赵二溜连忙起身去拿筷子和碗。
可他的动作没夏长海那么麻利。
夹面条时小心翼翼,生怕撒出来。
其实,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二三十年后,面条算不上什么好东西,有人甚至拿面条喂狗。
但在80年代,这种由精粮做成的特殊食物,一般家庭可享受不到。
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喜事时,才会煮上一些,
还得先紧着老人、孩子吃,大人只能在一旁看着。
也就夏长海这小子,赚钱容易,又有后世的记忆,才不在乎这些。
吃到一半,王喜栋从那头绕了过来,
一同加入了“吃面大战”。
吃完早饭,夏长海又弄了些棒子面和白菜给几条猎狗。
白菜的量几乎和棒子面一样多。
这些日子为了尽快解决地窖里储存的蔬菜,
李聪梅几乎顿顿煮白菜、水煮萝卜,夏长海都快吃腻了,
让猎狗分担一些,他就能少吃一点。
刚好帮猎狗清清肠胃,整个冬季肉食不断,
几条猎狗肉眼可见地圆润了不少,这样打猎才更得力!
猎狗要是掉了膘,品种再好也没用!
收拾妥当,三人直奔那老榛子所在的山洼地。
目标明确,又多了个帮手,这次的效率定然是上次的数倍。
三人从早上8点一直忙活到12点,总算将这片老榛子林搜了个遍。
有没有疏漏,夏长海不敢保证。
他无法再去重复检查赵二溜和王喜栋负责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