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沟的火药,只是他们前线部队的补给。烧了,确实能让他们疼一阵子。但他们的战争潜力,依然存在。更何况……”
他的手指,指向了欧洲。
“根据海外事务司的情报,罗刹人正在疯狂地从普鲁士、法兰西这些国家,引进最新的军事技术。他们的火药工坊,能造出比我们更精纯的颗粒火药。他们的冶金技术,能铸造出更大口径的火炮。黑松林一战,我们已经吃过一次亏了。”
殿内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皇帝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众人的喜悦。
“那……陛下,我们该如何应对?”赵康小心翼翼地问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陈平川转身,目光扫过众人,“战争,归根结底,打的是国力,是技术。我们能用技术优势打赢倭国,就必须用更大的技术优势,碾压罗刹人!”
他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工部尚书全伯。
“全爱卿。”
“臣在。”全伯躬身出列。
“朕的‘龙兴元年式’连珠铳,虽然精妙,但在黑松林,面对罗刹人的速射枪,射程上的劣势还是暴露了出来。”陈平川的语气严肃起来,“朕要你,立刻组织人手,对现有的火铳进行改良。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必须做到三点。”
“第一,射程!有效射程,必须从现在的一百五十步,提升到两百步以上!朕要我们的士兵,能在罗刹人的射程之外,从容开火!”
“第二,射速!现在的装弹速度,还是太慢。朕要你简化流程,将装填十发子弹的时间,从二十息,缩短到十五息以内!”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平川加重了语气,“给朕的火铳,加上刺刀!可拆卸的刺刀!朕的步兵,不仅要能远射,更要在敌人冲到跟前时,能立刻组成刺刀丛林,让他们有来无回!”
远射,近战,双重用途!
全伯听得心头一震,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步兵作战理念!他仔细思索着皇帝提出的三点要求,脑中飞速地盘算着技术方案。
提升射程,可以从改良火药配方和加长枪管入手。缩短装弹时间,则需要重新设计弹仓的结构。至于加装刺刀,在枪口设计一个卡榫结构,并不算难。
“陛下圣明!”全伯的眼中,闪烁着技术狂人特有的光芒,“臣……有把握!请陛下给臣一个月的时间!臣一定能拿出让陛下满意的‘龙兴三年式’火铳!”
“一个月?”陈平川摇了摇头,“太长了。朕只给你二十天。二十天后,朕要看到样枪。一旦测试通过,所有兵工厂,立刻转产!朕要在一个半月内,让辽东前线的一万神机营,全部换装!”
“这……”全伯面露难色,时间太紧张了。
“没有这,那。”陈平川不容置疑地说道,“这是死命令。需要什么,人、财、物,你直接跟首相和户部尚书开口,朕全力支持。但二十天后,朕必须看到东西。”
他心里清楚,伊凡的重炮,就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他必须在这把剑落下之前,为自己的士兵,锻造出更锋利的矛和更坚固的盾。
“臣……遵旨!”全伯咬着牙,接下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陈平川点了点头,目光再次回到地图上,望向辽东的方向。
“张金宝的釜底抽薪,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朕还要给他添一把火。”他的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他要让伊凡和铁木真明白,大夏的土地,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
宁远堡,经略使府。
帅堂之内,辽东最高级别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
主位上,端坐着新任经略使王奎。这位宿将头发花白,但腰杆挺得笔直,眼神依旧锐利。他的左手边,是杀气腾腾的镇北大将军秦锋,右手边,则是面带微笑,眼神却深邃如海的天算司总管张金宝。
堂下,一众辽东将领,屏息静气,气氛庄严肃穆。
黄金沟的大捷,让前线的士气为之一振。但帅堂内的三位核心人物,脸上却没有半点轻松。他们都清楚,那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大餐,还在后头。
“诸位,”王奎苍老而有力的声音响起,“黄金沟的火,烧掉了敌人的火药,也烧掉了他们的耐心。根据张总管的情报,敌人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他们从本土运来的‘大家伙’上。”
他看向张金宝。
张金宝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沙盘前,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移动。
“最新情报。”张金宝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地敲在众人的心上,“三天前,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队,在五千名哥萨克精锐骑兵的护送下,已经进入了呼伦草原。他们运输的,正是伊凡写给沙皇信中提到的,能够轰开山海关城墙的重炮。”
他顿了顿,拿起一根长杆,在沙盘上划出一条线。
“他们行进速度不快,每日约五十里。按照这个速度,十日之内,便可抵达辽阳。同时,伊凡和铁木真也派出了三千蒙古骑兵,前去接应。也就是说,这支援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八千人。”
八千精锐骑兵,护送着足以摧毁坚城的重炮。这个消息,让在场的将领们,都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在呼伦草原伏击他们?”一名将领皱眉道,“那里一望无际,是骑兵的天下。我们的大军一旦出动,根本无法隐藏行踪。八千敌骑,不是个小数目,一旦被缠住,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