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汉没有降魏的,曹魏却有降汉的,这是曹魏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
司马懿看到了这个困境,也知道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无非两个字,信心。
伪汉士族之所以不降魏不跟曹魏勾结,是因为他们相信刘备会北伐成功,曹魏士族之所以私底下勾结刘备,同样是因为相信刘备会北伐成功。
因为相信刘备,所以积极靠拢刘备,积极靠拢刘备就会大大增加刘备北伐的成功率,提高刘备北伐的成功率后就会更加积极的靠拢刘备,这是个良性循环。
但对曹魏来说就是恶性循环了,因为不相信曹丕能打过刘备所以积极靠拢刘备,积极靠拢刘备就更加不相信曹丕能打过刘备,长此以往可想而知。
此事无解,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正面战场上战胜刘备,哪怕只是一场小胜也能让中原士族看到战胜刘备的希望,看到获胜的希望才能继续支持曹丕。
这是司马懿能想到的唯一的破局办法,但想战胜刘备就得快,不能再拖了。
虽然现在攻打刘备依旧没把握,但总比数年之后的把握大点吧?
要知道刘备正在积极垦荒屯粮,实力每天都在增强,真拖到三五年后,刘备拉着千万石粮食和数万接受过关兴训练的基层将官过来跟你硬干,你拿什么抵挡?
至于说中原的土地多和粮食比刘备多,恢复速度比刘备快,那有什么用呢,人口恢复速度再快也得几十年啊,不能孩子刚生下来就拉去上战场吧?
还有粮食,刘备积攒的粮食不需要超过曹魏,够北伐的时候使用,不至于打到一半突然断粮就成了啊。
再说通俗点就是,虽然同一时间之内曹魏能攒五百万石粮,伪汉只能攒一百万石,比曹魏少了好几倍,但一百万石够刘备北伐了,再多粮食对刘备也没意义啊。
所以不能再拖着了,必须趁江南刚刚统一,民生凋敝粮草不济尽快跟刘备开战,哪怕打个平手也是好的,否则越拖越没希望。
司马懿越想思路越清晰,却没急着向曹丕献计,曹丕刚刚开疆拓土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可不想在这种时候去给曹丕上眼药。
况且开战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最快也得开春啊,现在还没过年呢。
如此想着,司马懿抬手跟蒋济碰杯并趁机转移话题,继续询问自己出征期间京城发生的趣事。
蒋济说道:“另外你不在的这段时间,西域又来了几波使者全是控诉马超的,听说马超已经打穿西域进入安息了,这个马超只管攻打不管治理,沿途以战养战不断劫掠,跟蝗虫过境似的走到哪抢到哪,把西域各国都给折腾疯了。”
司马懿无语,这群中原诸侯离开大汉还真是无所顾忌啊,糜芳去林邑公然抢人家老婆,公孙渊被赶出辽东轻松灭了三韩,马超更狠,简直不当人。
他在回京路上就收到了公孙渊攻打三韩的消息,但并没怎么在意,区区三韩而已,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灭了也就灭了,有啥值得炫耀的。
倒是马超,若能率军杀回凉州,对曹魏来说绝对是个好事。
……